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第3期第26页)1.超级稻病虫发生特点超级稻病虫害发生的时期与常规栽培品种病虫发生时期以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次数是相同的,常规品种上发生的病虫害也同样能在超级稻上发生。但是根据多年栽培超级稻的观察来看,超级稻和常规品种的病虫害发生又有不同之处:①超级稻的纹枯病发生比常规品种的要严重些。在分蘖末期和抽穗期间,是纹枯病的发生高峰期。由于超级稻株形较高,长势茂盛,通风透光性能弱,  相似文献   
2.
选择抗性好、米质优的超级稻组合作“一季+再生稻”栽培,利用耕地冬闲。搭配春马铃薯。实行水旱轮作。这种稻田多熟制生产模式能显著增加产量和提高效益,有利于稻田持续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直播稻丸化种衣剂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采用自行研制的水稻丸化种衣剂包衣直播稻种子,在汉寿和浏阳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丸化剂能加快直播稻出苗、促进分蘖、增加干物质积累,最终明显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同时农药成分能有效防治秧苗期稻蓟马危害,防效达70.89%。最终产量平均增幅5.83%~8.59%,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明显增多是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一位基层农技站站长的感人事迹在当地群众中广为传颂,村民钦佩地称他为"汉胡子",亲切地叫他"汉哥"。群众心中有杆秤,这杆秤称出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基层农技干部在他们心中沉甸甸的分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在袁隆平院士及省超级杂交稻领导小组具体部署和指导下,在永安镇核心试验区内安排了"超级杂交稻一季 再生百亩高产示范"推广项目,取得了"百亩示范片"头季667m2产量798.0 kg,再生稻667 m2产量353.5 kg的好成绩。建议在生产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续第1期第12页)1.播前准备每667平方米大田需准备353孔秧盘80~100个、常规稻种子四五公斤或杂交稻种子1.2~2公斤。选用肥沃、疏松、透气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无菌偏酸性的菜园土或优质稻田土,风干捣碎,过筛备用。采用壮秧营养剂配制,按秧盘数量称取相应量的过筛干细土,按1∶5的比例加入优质有机肥,再根据使用说明加入适量的壮秧营养剂,充分混拌均匀。  相似文献   
7.
2011年,浏阳市永安镇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坚持把农业保险作为助农增收的切入点,多措并举推进"农保助农"工程。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业保险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农业保险知识培训,提高了农户发展农业保险意识,让农业保险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该镇  相似文献   
8.
1.合理引导,推动超级稻稳步发展浏阳市永安镇农技站每年组织农民到品种试验基地进行观摩。同时,针对超级稻种植面广、品种多、技术难度大等情况,永安镇农技站在红旗片、梓江片、水山片建立高产示范片,在其他重点村扶植重点种植大户8户~10户,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带动广大农民大力种植超级稻。2.育种栽培结合,推广节本增效高产技术全镇大部分村组实现了集中育秧,集中育  相似文献   
9.
(续第2期第16页) 1.施足底肥按每667平方米目标产量650公斤计算,每667平方米施50公斤饼肥或750 ~ 1000公斤有机肥作底肥,并在耕田时施入45%的复合肥25公斤作基肥. 2.及时移栽在超级稻秧苗4叶1心期进行抛植或移栽,移栽前应在秧田施好"断奶肥",做到"带药下田".抛栽时,大田应有浅水,超级稻组合一般植株较高,生长旺盛,所以抛栽时密度不能过高.晚稻超级稻组合栽插密度为23×23厘米或23×26厘米;早稻可以适当密植,每667平方米确保早稻2万蔸.晚稻组合每蔸插单株,单株分蘖少的可插双株,以浅插为宜.每3.5~4米留一个丰产沟,既加大田间通气性,又便于在田间进行农事操作.  相似文献   
10.
<正>王汉清1982年从湘潭农校毕业后,回到浏阳市永安镇农技站工作。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一干就是27年,2009年11月17日晚因劳累过度,倒在了追求丰收的路上,年仅47岁永远的走了。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到一位优秀农技推广工作者,从一名普普通通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到一位荣获全国农技推广先进标兵的高级农艺师。在基层农技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