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种类及施用量对菘蓝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有机肥、沼气渣均能促进板蓝根及大青叶生长和产量形成.沼气渣(3万kg/hm2)、尿素(112.5 kg/hm2)配施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产量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加45.4%和23.7%.沼气渣和尿素配施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和沼气渣.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板蓝根药材生产大田施肥为沼气渣3万kg/hm2和尿素112.5 kg/hm2.  相似文献   
2.
不同加工方法对中药溪黄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3个品种溪黄草[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药材中迷迭香酸、总二萜、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寻找出溪黄草药材的最适加工方法,为溪黄草药材GAP基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溪黄草、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纤花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 var.graciliflora (Benth.) Hara]为材料,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处理,采用HPLC测定样品中迷迭香酸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二萜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对迷迭香酸的含量影响较大,而对总二萜和总黄酮的含量影响不显著,经远红外干燥和烘干工艺处理的样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普遍偏低,而经阴干工艺处理的样品中3种成分含量普遍偏高.说明不同加工方法对中药溪黄草中3种成分含量有影响,从活性成分的损失和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对溪黄草品种采用鲜切段后再阴干的加工方法,线纹香茶菜和纤花香茶菜采用阴干后再干切段的方法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前茬作物对丹参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不同前茬作物对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观察丹参药材性状和病害情况,用重量法测定丹参醇浸出物和水浸出物含量,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前茬作物丹参药材的产量、病害、浸出物含量、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均有一定差异,以玉米、红薯、花生为前茬作物的丹参药材的质量优于以丹参和棉花为前茬作物的丹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日立835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三种人参属植物——人参三七、人参与西洋参中止血成分三七素的含量。其中以三七中含量最高,依次为人参、西洋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