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云计算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经济性、灵活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农业信息资源共享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理论、技术、实践和成本的角度,云计算应用于农业信息资源共享领域是科学可行的,但在现阶段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需要采取科学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玉米种植普遍存在的选种难、盲目施肥等问题,基于多年实测土壤数据,根据示范推广经验,以养分平衡法为理论依据,采用土壤养分有效校正系数方法设计了一套玉米种植技术咨询服务系统,用于指导当地农民如何科学选种、如何精准施肥。系统具有针对性好、实践性强、地域突出等优点,根据地块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为农民推荐高产高效品种,利用目标产量法精准计算施肥量。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降低肥料投入成本,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云计算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云计算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经济性、灵活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农业信息资源共享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理论、技术、实践和成本的角度,云计算应用于农业信息资源共享领域是科学可行的,但在现阶段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需要采取科学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山西省暴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降低暴雪灾害的影响,利用山西省108个县市1980—2012年的年均暴雪日数、≥5 cm的年均积雪深度日数、最大积雪深度等统计量资料,山西省DEM高程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人口密度、人均GDP、耕地面积比、公路密度等社会经济资料,对山西省暴雪的气候特征进行研究,并从暴雪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子的风险区划入手,进行了山西省暴雪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近33年山西暴雪站次序列主要由4年和3年周期变化波动迭加;各月平均暴雪站次数是3月份最多,4月和11月次之;暴雪日数具有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的空间分布特征;长治、晋城、阳泉、晋中等地市的暴雪灾害风险等级最高;运城、临汾南部、吕梁北部及大同西南部暴雪灾害的风险等级最低;对综合风险区划等级结果与历史灾情数据比对以及应用近10年山西省暴雪灾害进行检验,表明风险区划结果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可为山西暴雪灾害的防御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认识山西暴雨的形成机制,利用红外辐射亮温、多普勒雷达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3年7月3—4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强对流暴雨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700、850 h Pa暖切变线是暴雨发生的α中尺度触发系统,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和气旋性涡旋是强对流暴雨发生的β中尺度触发系统,γ中尺度气旋是大暴雨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2)在700 h Pa与850 h Pa切变线之间,对流云团在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中尺度涡旋附近的合并与发展,是导致暴雨中心多次雨峰的主要原因。(3)-53℃的冷云盖超前40 d Bz以上的雷达组合反射率、-53℃的冷云盖几何中心与雷达组合反射率≥45 d Bz的区域相重叠,分别是阳城辽河第1次和第2次雨峰云的垂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