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等数学是林业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高等数学是其它科学的数量基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研究常常是多门学科的结合,单纯的定性描述、分析、研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正是高等数学,...  相似文献   
2.
突出线性变换改革线代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线性代数教材普遍存在注重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注重数学抽象的基础性,强调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略线行代数生动的实践性。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该教材应以线性变换为主线,加强线性代数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借助计算机进行向量、矩阵、行列式的运算和线性方程组求解等现代内容。  相似文献   
3.
"九五"陕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D生产函数法和增长速度方程法建立了“九五”陕西林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和检验,得出陕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37.7%的结论,并对结论作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李怡凤  王继军    马理辉    连坡  马玲娜  温昕    岳辉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3):470-476
[目的]明确“进则全胜”的生态经济学基础及其与水土保持的关系能够在已取得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上进一步推进长汀县水土流失高质量治理。[方法]基于人类需求处于由生活发展需求后期向身心健康需求转化阶段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需要,明确了“进则全胜”的提出具有必然性;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融合发展等为“进则全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及现实基础。通过明确“进则全胜”对水土保持的规制,揭示了“进”的要素规制水土流失的治理过程,“胜”的要素规制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结果]水土保持与“进则全胜”两者相互促进,能够实现水土保持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结论]该研究能够促进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5.
连坡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14(Z1):70-71,74
从教材使用,教学方式改变及发展网络教学等三个方面详尽叙述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设想.就如何通过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促进区域资源循环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良性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生态资源与生产力耦合过程,揭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结果]依据陕北退耕区域资源特征,确定了生态林资源、林果资源、高效设施农业资源为主的3种资源类型下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即生态林资源为主的区域形成以“特色种植+休闲旅游+服务业”为核心的循环链网结构,林果资源为主的区域形成以“果业+食用菌+加工业”为核心的循环链网结构,耕地(川、梯、坝)资源为主的区域形成以“果业+食用菌+种植业+养殖业+休闲旅游”为核心的循环链网结构。[结论]在陕北退耕区域建设商品型生态农业满足了“两山论”的需求,成为后退耕时代这一区域实现“两山论”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进则全胜”下的水土保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则全胜”即按照区域生态、经济运行规律及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对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的思想,结合水土流失产生的动因及多目标需求、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与水土保持实施多目标性协同的本质,构建了水土保持技术属性、水土流失治理过程、治理效果相互耦合为主线的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这能够比较完整表征对水土保持评价的全过程,为实现“进则全胜”目标下的水土保持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陕西"八五"期间林业科技贡献份额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D函数模型、增长速度方程模型两种方法测算陕西"八五"期间林业科技贡献率为22,并对测算结果作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