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外生菌根提高植物抗铝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生菌根真菌是土壤中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能与70% ̄75%的森林树种形成外生菌根。它可以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酸性土壤上植物的抗铝性。外生菌根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增强植物的抗铝能力:(1)扩大吸收面积,增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2)排斥或吸附铝离子,阻止其向植物根系运输;(3)有机酸或其它有机物质的分泌增加,提高对铝离子的螯合和对钙、镁等离子的溶解能力;(4)增加激素的分泌,促进植物生长;(5)促进植物生长稀释铝和液泡区域化隔离铝。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于2010年开展的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为全国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这一改革以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为"转户"对象,他们在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同时,其原有农村的各项权益保持不变,从而激发了农民工"转户"的积极性,减少了改革的阻力。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虽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在改革进入常态化阶段,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1)高度重视农民自主选择权;(2)适度放开人口准入政策;(3)更加注重人口合理分布;(4)努力发挥地票政策导向作用;(5)进一步完善公租房制度。  相似文献   
3.
缙云山林地土壤纤维素分解菌及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林地土壤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及酶活性,为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群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缙云山的楠竹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养分含量、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和纤维素酶活性,然后就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杉木林地的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相对酶活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Cx)和滤纸酶活性(FPA)平均值均显著高于楠竹林地,分别是后者的9.70,1.24,2.80和2.81倍,且楠竹林地上述各指标均高于马尾松林地,分别是马尾松林地的1.36,1.15,1.03和1.07倍。(2)杉木林地和马尾松林地的Cx、FPA变化动态相似,Cx、FPA均在培养至5d时最高,之后略有下降;而楠竹林地的Cx、FPA则是在5d前平稳增长,之后迅速上升,培养至7d时最高。(3)相对酶活性、Cx、FPA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与相对酶活性、Cx、FPA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相对酶活性均与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Cx与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FPA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杉木林地的纤维素分解菌活力较强,纤维素分解转化能力及碳循环速率高于楠竹林地和马尾松林地。  相似文献   
4.
根据三峡库区水体氮、磷的富营养化情况,人工模拟三峡库区水生生态系统,栽植鸢尾、菖蒲和石菖蒲3种水生植物,开展利用水生植物净化三峡库区水质的研究.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的存在对调节水体的pH值有一定作用;(2)人工种植适合于库区湿地生态系统生长的植物,对库区污染水体中的氯、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不同植物的去除率有所不同;(3)3种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去除能力不同.对TN和NO-3-N的去除率高低排序为菖蒲,鸢尾,石菖蒲;对NH+4-N和TP的去除率高低排序为菖蒲,石菖蒲,鸢尾.初步认为三峡库区以种植菖蒲较好.  相似文献   
5.
选用松乳菇的二个株系和华南牛肝菌为供试食用型菌根真菌,将它们接种在马尾松苗床上,成功获得马尾松菌根化苗木。播种育苗3个月后,每个处理随机选取马尾松幼苗100株,检测和分析马尾松苗木的菌根化效应。 1 马尾松苗木的菌根感染率 根据具有菌根的苗木根数占总抽取根数的百分比来测定菌根感染率,以确定苗木的菌根化程度。测得结果如图1。  相似文献   
6.
接种双色蜡蘑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养分和抗铝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南方,森林土壤的养分含量普遍较低,缺磷缺钙现象非常严重,加之土壤酸化导致活性铝含量增加,严重抑制马尾松的生长,在部分地区甚至已发生了大面积的森林衰亡现象(侯爱敏等,2002;周志春等,2003)。为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防治铝毒害,农业上采用了施石灰、磷肥或有机肥等措施,然而林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难以实施这些措施。有研究表明,优良的外生菌根真菌与树木根系形成外生菌根之后,能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养分,减轻铝的危害作用,并向寄主提供生长促进物质,促进森林生长,防治退化衰亡(郭秀珍等1989)。如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tinctorius)形…  相似文献   
7.
植物铝毒害的产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中的活性铝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对植物产生毒害。土壤酸化是引起活性铝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土壤的酸度、富铝化程度、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土壤中活性铝的释放,而增加钙的供应、施入有机质、增施磷肥或硅酸、种植牧草和绿肥、接种菌根菌剂、选育和种植耐铝植物等可防治铝对植物的毒害。  相似文献   
8.
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花粉活力与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薄壳山核桃无性系5号、27号、35号花粉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出粉次数下的花粉活力,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花粉形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摘时间和不同出粉次数下收集的同一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花粉,其活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无性系花粉极轴长(P)和赤道轴长(E)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花粉粒形状均为扁球形,具有3个萌发孔,均匀分布在赤道面上;3个无性系花粉赤道面观均呈椭圆形,无性系5号和27号极面观呈近圆形,而无性系35号极面观呈近三角形;3个无性系花粉表面呈颗粒状纹饰,均匀分布着颗粒状的突起,表面纹饰差异不明显。通过研究薄壳山核桃花粉的超显微结构,可为薄壳山核桃品种的起源、演化以及种类间亲缘关系等提供孢粉学依据,为薄壳山核桃的新品种选育、杂交育种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量元素和植物激素对无患子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的影响并优化培养基组成,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量元素、BA和NAA对无患子茎段培养的影响,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A在无患子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中起主要作用,其次为MS大量元素,NAA无明显作用.全量MS和2.0 mg·L-1的BA最适于无患子茎段上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分化以及芽苗的增殖和伸长;MS大量元素含量降低、BA和NAA浓度增加均不利于无患子离体培养物的生长,这在愈伤组织的再分化上表现尤为显著.无患子茎段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是MS+BA2.0mg·L-1+ NAA0.01 mg·L-1,本试验中MS+BA2.0mg· L-1+ NAA0.05mg·L-1即2号培养基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0.
香樟离体培养体系的构建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香樟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大量元素、BA和NAA三因素对初步建立香樟茎段离体培养体系的影响。接种30d后,培养基中的香樟茎段均有程度不同的器官发生现象。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元素、BA和NAA均对香樟茎段隐芽的发育以及愈伤组织的产生有显著影响。全量的MS大量元素适于香樟茎段的隐芽发育。BA/NAA浓度比为40时适于芽的萌出,为5时适于愈伤组织产生。在笔者试验中,9号即MS BA2.0(mg/L) NAA0.05(mg/L)培养基为香樟茎段隐芽萌动与伸长的最适培养基,7号即1/2MS BA0.5(mg/L) NAA0.1(mg/L)培养基为香樟茎段产生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在进一步工作中还可加大BA浓度促进芽的萌发,增加NAA浓度或降低BA浓度促进愈伤组织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