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秋葵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兼用作物,为筛选适合秋葵工厂化育苗的人工光源,以秋葵品种卡里巴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盆栽试验,将穴盘育苗后长至子叶展平时的秋葵幼苗转入荧光灯(FL,对照)、蓝光(B)、蓝红组合1∶2(BR1∶2)、红光(R)和黄光(Y)下进行照射,考察不同光质对秋葵幼苗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产物和气孔特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秋葵幼苗的鲜样质量、干样质量、根长和茎粗以BR1∶2处理最大,株高和叶面积以R处理最大;(2)BR1∶2处理幼苗根系活力最高,其次为B处理;(3)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在各光质处理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BR1∶2处理最大,其次是B处理,R处理下最小;(4)BR1∶2处理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最高,R处理幼苗叶片的淀粉含量最高;(5)秋葵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面积均以BR1∶2处理最大,其次为B处理,Y处理最小;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频度在BR1∶2处理下最大,其次为R处理,FL处理较小。可见,BR1∶2能显著提高秋葵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光合色素、光合产物的含量和气孔发育,有效促使幼苗快速、健壮生长,可采用BR1∶2作为秋葵育苗的人工光源。  相似文献   
2.
不同光质对黄秋葵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和气孔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秋葵品种‘五福’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光质对黄秋葵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和气孔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荧光灯(CK)处理相比,蓝光(B)、紫光(P)、红光(R)和蓝红复合光(BR)处理下的黄秋葵幼苗的鲜质量、干质量及其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以BR处理为最高;在黄秋葵幼苗叶片气孔特征方面,其上表皮的气孔密度以BR和R处理下最大,而下表皮的气孔密度仅BR处理下最大;上、下表皮的气孔长轴长度,以BR处理下最大,B处理次之;上表皮的气孔短轴长度及气孔弧长均在BR处理下最大,而下表皮的气孔短轴长度、气孔弧长以B处理下最大,BR处理次之。可见,BR处理能显著促进黄秋葵幼苗的生长,幼苗生长快速健壮,并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气孔发育相对较好,因此可采用BR作为黄秋葵育苗的人工光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