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等农林院校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专业培养目标转变及课程体制改革,给树木学教学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学科的改革调整势在必行。本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对高等农林院校树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做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 刺槐(Robinia pseudoaca Linn)具有材质好、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地区优良的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用材树种。刺槐虽有许多优点,但其速生性仅表现在林分的幼龄和中龄初期。在天水地区,刺槐长到十五、六年后,长势即趋缓慢。立地条件差的地方,四、五年就会出现早衰。吕二沟从五十年代开始营造刺槐林。这些刺槐林十年后郁闭就开始破裂;十五年后出现枯梢,树干回缩,树皮发黑,林相残破。该流域立地条件差的大河沟支沟更甚之,20年生的林分平均树高只6.1米,密度仅为每亩20株左右。目前,这种残疏林分在整个刺槐林中,占的比重较大。所以,探索残疏刺槐林适宜的更新方式,以继续发挥刺槐林的经济和水土保持效益,就成了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及使用插秧机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良成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173-174
介绍了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以及使用插秧机的方法,为插秧机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提取辣椒红色素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辣椒红色素的超声波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辣椒红色素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使用无水乙醇作溶剂,料液比为1:12(w/v),超声时间为30min,超声波功率为600W。采用该工艺条件,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得率达到10.68%。与传统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污染小、生产周期短、有效成分不被破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通过野外调查,对北京市野生有毒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组成、有毒部位、毒性、毒理类型及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共有野生有毒植物145种,隶属于51科110属,其中草本植物占80%,木本植物占20%。有毒部位以全株或全草有毒为主。毒性以小毒占大多数,剧毒植物仅1种。毒理类型以神经系统和皮肤、粘膜刺激性中毒的种类较多。利用价值主要有药用、食用、植物源农药及工业用途。最后对有毒植物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北京市兰科资源整体调查为背景、以对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3年来多次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保护区内有兰科植物14属16种,为北京兰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物种和生境多样性、生活型和区系的分析讨论,指出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形复杂多样,多种环境均适合兰科植物生长;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多为北温带性质,兼有一定的旧世界温带性质;生活型有陆生型和腐生型两种。针对目前兰科植物的生存状况,提出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野生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走访考察,对北京市野生蜜粉源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组成、主要蜜粉源植物及辅助蜜粉源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野生蜜粉源植物共有60科156属201种,其中蜜源种类35科83属100种,粉源种类43科81属101种。在此基础上,确定主要蜜粉源植物为5科7属9种,主要辅助蜜粉源植物为21科35属44种。对北京市野生蜜粉源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辣椒红色素的超声波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辣椒红色素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使用无水乙醇作溶剂,料液比为1:12(w/v),超声时间为30min,超声波功率为600W。采用该工艺条件,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得率达到10.68%。与传统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污染小、生产周期短、有效成分不被破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产生不同大小的后代通常被视为对环境风险的一种两面下注策略,而研究也发现克隆植物远端构件可能具有生长优势。为了研究不同球茎类型和水分条件是否对球茎萌苗形成的分株种群的大小级产生影响,以及远端分株在生长速率上是否也存在优势,本文以扁秆荆三棱为对象开展了研究。设计了基于球茎类型(原生、次生和新生)和水分条件(湿润无积水、1~2 cm薄积水、10 cm水深)的区组实验,通过监测其分株高度和数目变化来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 球茎类型和水分条件对扁秆荆三棱分株种群的大小有显著影响,但对克隆之间大小的变异没有显著影响;2) 随着水深的增加,分株数和高度都呈增加趋势,新生球茎萌苗形成的分株高度较低,但分株数在球茎类型间无显著差异;3) 分株生长速率只和克隆生长阶段有关,随着分株数增加,克隆和分株的生长速率都呈增大趋势,但是远端分株的生长速率并没有显著优势。因此,克隆植物大小级独立于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可以视作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环境风险进行缓冲的策略,而克隆规模对生长速率的促进可能是由于生理整合作用而导致的。远端分株生长速率无明显优势则说明远端分株可能更偏向于储藏和向克隆外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