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土壤缺镁日益成为制约我国柑橘生产的重要因素,土壤中过量的钾可通过钾镁拮抗作用进一步降低根系镁素吸收和转运,进而导致柑橘地上部镁素不足而影响生长。为此,在盆栽模拟条件下设置了高钾(300 mg·kg-1)、适宜钾(150 mg·kg-1)2个施钾水平及5个施肥钾镁比(K/Mg,4∶0,4∶1,4∶2,4∶3,4∶4),并研究了两种典型柑橘砧木——香橙(Citrus junos Sieb. ex Tanaka)和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在上述条件下的生长及养分吸收差异,为明确适宜的土壤K/Mg和平衡施肥提供依据。与适宜钾处理相比,高钾处理的香橙、枳株高分别降低7.7和11.7 cm,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及钾、镁累积量均显著降低。当施肥K/Mg从4∶0减少到4∶4,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从61增加至166 mg·kg-1,叶片镁含量从1.09增加至4.14 g·kg-1,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回归方程表明,施肥的K/Mg介于4∶1~4∶2时,两种砧木的生物量和各部位干重最大。镁过量导致土壤K/Mg和地上部K/Mg降低,进而抑制柑橘砧木的生长。高钾和适宜钾处理下,枳根中镁含量/地上部镁含量均显著低于香橙。在酸性缺镁土壤上施用过量钾肥会加剧柑橘缺镁症状,将土壤K/Mg维持在1.5~2.0之间有利于柑橘生长;相比香橙,枳对缺镁的耐受性更强,能把更多的镁转运到地上部。综上,在合理施用钾肥的基础上,注重钾镁平衡施用和选择合适的砧木品种可以缓解柑橘生产中镁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水头压力条件和出水历时条件下,通过实验室内试验和温室内试验,测量节点渗灌管每单节管的出水量,利用均匀废公式,分别按照单节管和单位长度mm计算渗灌管的出水均匀废,同时考虑管接头部位的粘合与否的区别。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管总出水量与时间不成线性关系;水箱压力水头对渗灌管出水量影响显著,但对其出水均匀度影响不大;渗灌管按单位长度出水量计算各点源的出水均匀度明显高于按单节出水量计算各点源的出水均匀废;等等。  相似文献   
3.
烟草中多酚氧化酶(PPO)介导的酶促棕色化反应会影响烟叶的外观色泽,降低内在品质,导致经济效益降低。为摸清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PPO活性的变化规律,对烤烟品种NC55下、中、上三个不同部位烟叶烘烤过程中PPO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整个烘烤过程中中部烟叶PPO活性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下、上部烟叶PPO活性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2)整个烘烤过程中,中、下部位烟叶PPO活性在46℃左右时达到高峰,上部烟叶则达到第二个峰值,54℃以后各处理烟叶中PPO活性基本消失;(3)38℃之前,上部烟叶PPO活性最高,而42℃之后,中部烟叶PPO活性最高。研究结果对于优化NC55的烘烤工艺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烤烟NC102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对烘烤过程中烤烟各部位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N)施用量高于5 g/盆对烘烤过程中各部位烟叶PPO活性均有提高作用,低于5 g/盆能够显著降低烘烤过程中中下部烟叶的PPO活性,上部烟叶的PPO活性没有显著降低;(2)磷(P_2O_5)施用量低于7.5 g/盆,能够有效降低前72 h烘烤过程中的PPO活性,高于7.5 g/盆时各处理PPO活性没有显著变化;(3)钾(K_2O)施用量高于15 g/盆,提高下部烟叶的PPO活性,但显著降低烘烤过程中PPO活性的峰值;钾用量高于20 g/盆能显著降低中上部烟叶在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的PPO活性。  相似文献   
5.
稻谷品质是稻米参与商业流通过程中的基本特征,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实际收入。基于此,文章以东北晚粳稻谷品质和种植土壤的关系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为提升东北晚粳稻谷品质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以烤烟品种NC10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40%~50%干旱状态下的不同复水时间处理,测定其上部叶的叶面积、叶片组织结构、光合特性、保护性酶活性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探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复水时间对烤烟上部叶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成活后烟株在土壤相对含水量40%~50%干旱胁迫下实施复水的有效调控时间临界点为移栽后40天;有效调控时间内复水时间越早,复水补偿效应越显著,表现为:上三叶位叶面积、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叶厚、栅栏海绵组织比显著降低,糖类、钾、施木克值、糖碱比显著提高,化学成分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7.
土壤酸化会加剧土壤和柑橘树体缺镁,施用镁肥是解决柑橘园缺镁的主要措施。目前农业生产中常以硫酸镁(MgSO4)等价格较低、溶解性较高的镁肥形态为主。但其水解性较强且为速效性镁肥,养分易淋洗损失,难以满足柑橘等多年生作物的生长所需。因此,在柑橘园中施用何种镁肥的效果更好则需进一步研究。以降低土壤酸度、补充土壤和柑橘树体镁素、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为主要指标,评价了酸性缺镁土壤上MgSO4、碳酸镁(MgCO3)和氧化镁(MgO)3种常用镁肥的施用效果。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不施镁处理的耕层(0~40 cm)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从27.7 mg/kg降低至22.5 mg/kg,与不施镁肥处理相比,施用镁肥则增加至29.2~34.5 mg/kg,且土壤pH与交换性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MgCO3对降低土壤酸度和增加土壤交换性镁的效果优于MgSO4和MgO。另外,施用镁肥显著提高了叶片镁含量,降低了钾含量,使叶片钾镁比和钙镁比趋于合理,其中以MgCO3施用效果最佳。此外,酸性缺镁土壤施用3种不同镁肥均能增加柑橘挂果量并提高果实产量,MgSO4、MgCO3和MgO处理分别比不施镁处理增产5.7%、28.4%和12.5%。同时,与不施镁处理相比,施用MgCO3及MgO的果实风味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各施镁处理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平均增加8.41%和1.46%。酸性缺镁土壤柑橘园中,MgCO3在协同调酸、补镁、增产和提质方面的效果较好,MgO次之,MgSO4较低。这些结果为酸性缺镁土壤上有效解决柑橘园的缺镁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善友镇为试验区,探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裸土壤、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裸土壤微生物及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碳、氮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施肥水平为70 kg/hm2时,最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生长,施肥水平为150 kg/hm2时,最有利于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繁殖生长;不施肥状态下,玉米田土壤微生物氮含量缺乏,且低于裸土壤微生物含量;裸土壤、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含量随肥量增加均呈现先提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