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育131品种主茎叶片11片叶,生育期127天,需活动积温2320℃由于生育期短,主茎叶片数少,分蘖节位少,有效分蘖时间短,种植户在施肥过程中还存在着误区,制约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红卫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北部,饶河县境内,处于饶河、富锦、同江三县交界处,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地理位置为东经133°20′,北纬47°21′。气候属寒带大陆季风气候,年有效积温2300~2400℃,年平均降水550mm,无霜期为130d左右,主要土壤为草甸白浆土,质地黏重,理化性、透水性差,有机质含量为3.4%~4.0%,适于种植水稻。2005年农场种植水稻面积2.3万hm2,平均单产9375kg/hm2,最高单产达10995kg/hm2。红卫农场属于寒地井灌稻区,主要表现为“三低”的特点,即气温低、水温低、地温低,对水稻生育、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为此综合运…  相似文献   
3.
水田全程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保证,是保障水稻生产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步骤.笔者从水田生产中的育秧、整地、插秧及收获等环节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如何进一步提高垦区粮食生产能力,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农业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开拓国内外市场,保证垦区农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首先就如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1原因引起倒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客观上受强大风雨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发生倒伏外,栽培管理不当也是发生倒伏的主要因素。1.1品种不抗倒:水稻抗倒能力的强弱,品种间有很大差异。凡是耐肥力强,植株矮,节间短茎秆坚韧,根系发达,叶片直立,剑叶短的品种,不易发生倒伏。1.2耕作层太浅:水稻根系发达与否,和耕作层深浅有密切关系。土壤耕作层太浅(低于10cm),扎根不深,根系不发达,对地上支持力弱,同时肥料施的过多,易引起水稻疯长,造成大片倒伏。1.3移栽密度不合理:每穴苗数过多(超过4株),行距和株距过小,控蘖…  相似文献   
6.
寒地水稻综合高产配套技术推广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推广项目之一,该项目以农垦科学院水稻所为技术依托单位,以建三江分局红卫农场为示范推广基地,在水稻所与红卫农场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效果。该项目以提升黑龙江垦区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水稻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的,将近年在水稻品种、栽培、土肥、植保等领域取得的一批重大科研新成果,如空育131、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寒地水稻病害生物防治植保技术等高度集成组装进行推广,在红卫农场建立了5个高产“百亩样板田”和1个高产“千亩片”,…  相似文献   
7.
水稻经济合理施用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快和最有效的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世纪以来化肥增产作用占农作物产量的60%,最高达到67%,作物产量增加的一半来自化肥,现在如果立即停止施用化肥作物产量将会减少40%~50%。由此显示了经济合理施用化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垦区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技术措施的提高,对水田连年旋耕作业带来的害处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对水田翻与旋对比的认识模糊不清,只图春天好整地不破坏池埂,却忽视了旋耕带来的种种害处,有的农户连续旋耕4~5年,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再生莎草繁殖加快,虽然生产管理部门也要求“两旋一翻”但没有引起种植户的足够认识。随着稻田“年龄”的增长旋耕带来的害处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主要有:1、旋耕深度不够,造成土壤板结。2、由于耕层浅,给多年生莎草等创造了繁殖条件,使稻田老化加快。3、减少了土壤通透性,使…  相似文献   
9.
水稻产量与效益的形成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稻施肥必须综台考虑到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栽培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意水稻营养与施肥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才能满足水稻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不断提高其产量与效益.水稻苗期对氮素反应很敏感,三叶期前追施氮肥可促进苗齐、苗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田全程机械化进程的推进,机械插秧面积逐年增加扩大,与其相关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根据广泛调查分析,以往的机械插秧植伤多、分蘖少、返青慢、产量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