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比较了苯甲·丙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3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胡麻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防治3次对胡麻斑病、锈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在70%以上。450 g·L-1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对胡麻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治2次以上防效在65%以上,但是对锈病防治效果较差。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茭白锈病、胡麻斑病防效均不佳,不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另外大田试验表明,连续使用苯甲·丙环唑、咪鲜胺3次以上会造成茭白植株矮缩与茭白上市时间推迟。生产上建议不同种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病害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uta Lindl)属于山茶科常绿植物,花朵娇美,色泽红艳,叶鲜绿而常年不落,姿色俱丽,潇洒自若,花期长,为云南八大名花之首,深受人们喜爱。云南山茶经国家命名,上了目录的品种现有180多种,其中有很多品种是历朝历代所公认的名优茶花,郭沫若有一首写茶花的诗《咏茶花》:“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  相似文献   
3.
用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400 g·L-1嘧霉胺悬浮剂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等5种杀菌剂对浙贝母灰霉病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氟菌·肟菌酯、唑醚·氟酰胺2种杀菌剂对浙贝母灰霉病的防效良好,建议在缙云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云南省大理市洱海流域蓝莓红蜡蚧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通过试验提出最佳的防治时期及防治药剂。结果表明,红蜡蚧在洱海流域蓝莓产区一年发生一代,卵孵化成若虫的盛期为6月中下旬,最佳药剂防治时期为6月15—30日,最佳的防治药剂为低毒低残留的4.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和5%甲维盐2 000倍液,防治效果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茭白剪叶栽培是指在茭白植株分蘖期,于叶鞘部位留一定高度剪去上部所有叶,经过一段时间恢复生长后的植株仍可正常孕茭的栽培方式,剪叶栽培方式在丽水市低海拔单季茭、高山单季茭上应用较广,在控制茭白病虫害发生、提高茭白品质、调节结茭期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推广面积逐步扩大,现将该技术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