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依据1987-1997年考察资料,研究了小麦穗,粒,重与产量关系,以及三者在产量中的作用,提出了今后小麦栽培技术思路和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重点是农业外部宏观环境,将农业结构调整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推广方法,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展工作,是摆在各级农业部门面前的新课题。本文从分析农业技术推广所存在问题的原因着手,提出了农业推广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赵民强 《耕作与栽培》1991,(1):F003-F003
1990年我们首次组织了玉米与大豆同穴播种试验,这种试验就是将玉米、大豆按比例同穴种植,不仅操作简便,省工省时,而且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出量,亩产明显高于清种玉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玉米与大豆同穴种植的经济效果玉米与大豆同穴种植是以玉米为主体作物的间套混种,这种方式的群体结构为玉米与大豆同穴播种,等穴种植,每穴1株玉米2株大豆,充分发挥了两种作物的优势。从附表中可以看出,玉米与大豆同穴播种  相似文献   
6.
7.
倒伏是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的综合症之一,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都非常严重.宿州市从1990-2002年的12年间在小麦抽穗期以后,共发生了4次大面积的严重倒伏,导致倒伏的主要原因是大风伴着降雨.到目前为止,对已倒伏的小麦还没有可行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间套混种,是根据不同生态型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特性,利用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科学地进行配置,组成一个在同一耕地面积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多层次不同生长周期的合理复合群体结构。它是间作(种)、混作、套作和带作的总称。我区许多地方的历史上就有间套种的习惯,并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采用的形式主要有大豆与玉米间作、山芋与玉米间作、大豆与芝麻混种、小麦与花生套种等等。这些经验对当前的农业生产仍  相似文献   
9.
淮北地区晚播麦生长发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淮北地区晚播麦生长发育的特点,主要是:1.冬前苗龄小,分蘖少,麦苗素质差;2.早春生长快,干物质总量不足,产量低;3.幼穗分化起步晚,分化时间短;4.生长期短,千粒重低。  相似文献   
10.
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本文分析了该市农技推广工作,从逐步发展到走向萎缩的原因,总结了历史经验,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营造适宜科技发展环境,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