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本文主要以大垅密植栽培技术为主要内容,研究壮丰安对大豆抗倒伏的调控作用。试验研究表明,壮丰安能缩小株高与茎粗比值与增强茎秆质量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加产量,一般667m^2增产幅度为1.4-25.5kg。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增温对甜、糯玉米种植效果的结果表明,增温种植育苗 覆膜、育苗比直播种植减产幅度较大,然而由于增温种植提前乳熟收获6~31d,在反季市场价格支持下,早熟、中早熟品种的增温种植比直播提高经济效益4.1%~37.2%,为经济有效地开发甜、糯玉米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菌糠混合料喂饲肉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开发菌渣废弃物资源,提高肉鹅的生产效益,进行了菌糠混合料喂饲肉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菌糠饲料喂饲肉鹅,虽然肉鹅增量低于常规精料喂饲肉鹅3.1%~7.6%,但增量差异不显著,技术具有推广的可行性.而且添加菌糠饲料喂饲肉鹅,经济效益高11.9%~22.0%,具有实际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大垄窄行密植不同群体结构对大豆产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以1.34m大垄种植方式为主,研究不同行数,密度的群体结构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三种不同密度的大垄6行分别比大垄4行增产12.5%、10.3%和11.1%,而且不同行数均以每hm^2 30万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王占哲  赵殿忱 《玉米科学》2004,12(Z1):097-098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之间生育进程有较明显差异,同期播种同类品种采收间隔时间4 d以上,同一品种不同播期采收间隔时间16~22 d,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和分期播种结合,使青嫩鲜穗采收期达到53 d,比单一品种采收期增加40 d左右。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对从北京、太原、哈尔滨引进的11个糯玉米品种与当地种植多年的品种植株形态特征、鲜穗产量变化、病虫抗性表现进行研究分析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黄妃、晋糯205、蠡糯、京彩花糯、东糯0701、龙粘1号、田糯3号糯玉米品种可在哈尔滨及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温带黑土区紫花苜蓿不同农艺措施下生产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如何提高中温带黑土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能力,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品种、种植方式、施肥、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紫花苜蓿生产能力达到9 826.312 191 kg/hm2。如果进一步优化集成品种、种植方式、施肥、播期等先进实用技术,即在种植方式上应用有利增加保苗株数和分枝的15 cm平作,在品种上应用生长快、抗寒性强的龙牧801品种,在施肥上应用有利活化土壤、促进根系生长的磷钾有机肥组合(P2O5 138 kg/hm2+ K2O 150 kg/hm2+有机肥30 t/hm2)施肥技术,在播期上应用有利提高光水热资源利用、加快植株生成、增强抗寒能力的夏季早期(7月5日左右)播种技术,该区紫花苜蓿的生产能力将会更高。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地区紫花苜蓿封闭灭草除草剂及剂量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哈尔滨地区种植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进行了封闭灭草试验,结果表明,10种除草剂的封闭灭草效果达到50%以上;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都产生一定影响,影响程度因除草剂种类及其剂量配置的不同而异.综合封闭灭草的灭草效果和对紫花苜蓿幼草生长发育、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优化筛选出苜草净中剂量、苜草净低剂量、豆草特中剂量可在紫花苜蓿田大面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菌糠混合料饲喂育肥猪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渣废弃物有效利用,提高养猪的生态效益,通过菌糠混合料饲喂育肥猪试验,结果表明:用菌糠混合料饲喂育肥猪,增重略低于用常规精料饲喂的育肥猪,无显著差异,技术具有应用推广的可行性。并且生产经营节本增效,增加纯收入16.8%~31.6%,具有实际开发价值。同时把废弃物菌渣资源化再利用,有利净化农业环境,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