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菇粮立体栽培,为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最佳的自然生态环境,使病虫害大大减轻,还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使食用菌与农作物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进而获得高产高效益。我们在国内外菇粮立体栽培实践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进行了玉米、小麦、平菇、木耳一地四收栽培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西宁城市林业发展现状西宁市是青海省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市绿化建设目前正处于一个规模空前的发展阶段。西宁现有公共绿地面积580公顷,绿化覆盖率27.7%,人均公共绿化5.3%,由原来的一个人民公园先后建成了植物园、儿童公园、南山公园、朝阳公园等9个公园,建成游园和街头绿地32处,建成新宁广场、中心广场、城南新区广场、开发区广场4个大型市政绿地广场。但从总体上看,高原城市与内地城市差距很大,绿地面积小,荒山荒坡面积大,比起全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6.49平方米的水平,人均少1平方米多,城市风沙严重,人居条件普遍较差,发展绿色城市…  相似文献   
3.
青杨伐根嫁接毛白杨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白杨是我国特有树种之一,适应性较强、分布广、树形高大优美、材质好、干通直、寿命长、能成大材,是用材和绿化的优良树种。但毛白杨在青海分布很少,是近几年青海省林业局推广项目之一。毛白杨无性繁殖较难,扦插育苗成活率不高,杨树伐根嫁接是加快毛白杨发展和杨树低产林分改造,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减少病虫害的有效技术措施。1998年青海省林业局下达的林业技术推广项目中,从2000年开始至2003年在农田林网中,青杨伐根嫁接毛白杨和苗圃地青杨苗根嫁接毛白杨进行了试验。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地简况:试验地设在总寨镇杜家庄村村办苗…  相似文献   
4.
玉米小麦间套作对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玉米小麦间套作对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赵延魁,王玉凤,阎春风,徐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王大君(凌源县农业中心)我省研究吨粮田起步较晚,且以往很少涉及吨粮田的栽培生理及对光热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上阐明吨粮田的气候生态因子动态变化及产...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省自然条件,发展小麦两茬生产是可行的,但过去因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未能推广应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民珍惜自己承包的土地,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系数和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加上近几年来科学种田深入人心,为两茬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充分利用我省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水利资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我们于1984年开始在黑山县罗屯乡张户村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展以小麦为前茬的不同复种类型的高经济效益开发研究。两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研究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6.
柠条林平茬更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为蝶形花亚科锦鸡儿属,多年生丛生灌木,它具有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好繁殖,易成林的特点,在西北、华北、东北各省区均有分布,是三北地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造林中的重要灌木树种,嫩枝叶是良好的家畜饲草,枝条坚实,含有蜡质和纤维,可用做薪柴、加工纤维板、编织等,也是综合利用,发展多种经营的好原料。湟中县地处青海省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全年平均降雨量350-480毫米,全县403万亩土地中,水土流失的沟壑面积201万亩,占总面积的49.9%,这些地区土壤肥力低,造林成活率低,早在八十年代初,从陕西引进柠条树种,…  相似文献   
7.
在我省,多年来春麦下茬一直复种白菜、萝卜,为改变这种传统种植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进一步解决8、9月份蔬菜市场上对细菜的供应问题,我们开展了春麦下茬复种黄瓜的栽培试验. 一、产量与经济效益 1.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8.
湟中县具有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通过对湟中林业生产现状分析,总结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就此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田林网是青海省湟中县林业资源主要组成部分,该县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十分重视农田林网的营造和发展。但由于现有农田林网结构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影响了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发挥和林木经济价值的提高,为此,对全县土地种类、面积、树种组成、林龄结构等诸多方面对农田林网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10.
徐亮  赵延魁 《辽宁农业科学》1992,(5):F003-F003,26
在现有的土地上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除了要采用新品种外,还要有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的时空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我们在黑山县基点搞了麦田多种套作栽培,经过两年的试验,总结出适合我省平原有条件地区的优化模式及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总结3种栽培模式。一、小麦、玉米、平菇一地三收带宽180厘米,100厘米宽种6行小麦,行距20厘米。小麦亩播量25公斤,于3月16日播种,品种为铁春1号,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20公斤磷酸二氢铵作口肥,生育期间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