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疆春油菜区,施用油菜专用长效配方肥对其产量、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施肥量。【方法】以不施肥、习惯用肥为对照处理,以专用长效配方肥不同NPK比例为试验处理,在成熟期对地上部生物产量、各部位养分积累量、产量进行测定,计算分析表征肥料利用效率。【结果】随着油菜专用肥使用量的增加,成熟期有效株数、每株荚角数、每荚粒数、籽粒产量、肥料增产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处理5增产率最大(55.64%),其次是处理2(51.79%),处理5的籽粒产量、茎秆产量最高,分别为3 799.92、7 579.95 kg/hm2;不同处理地上部养分投入产出差异显著,处理3、4、5 N产出量均大于投入量;表征肥料利用效率计算分析发现处理3肥料中N的养分利率最高(89.8%),处理5肥料中P2O5的养分利率最高(46.9%);肥料表观利用率最高的是处理3(86.84%),其次是处理5(85.27%),且处理5肥料农学利用率最大(4.837 0),较习惯用肥(处理2)高出2.037。【结论】在新疆春油菜区施用专用肥600 kg/hm2(处理5),N、P2O5、K2O分别为10.0、4.8和3.6 kg/hm2,肥料增产率最高(54.16%),籽粒产量3 799.92 kg/hm2,与对照、习惯用肥达到显著差异,且实现油菜高产目标同时更需要关注地力培肥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2.
赵卫芳 《农村科技》2013,(12):17-18
昭苏县常年种植春油菜5万~6万公顷。为解决本县杂交油菜用种问题,昭苏县利用其独特地理优势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杂交春油菜制种工作。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借鉴种植地膜油菜的经验,探索杂交油菜青杂3号地膜覆盖制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油菜地膜制种具有增温、保墒、防除杂草和自生油菜、减少用种量、增产增效等优势,在技术上要重点把好以下“十关”:  相似文献   
3.
北疆昭苏县是主要经济作物油菜种植区,每年的播种面积2×104hm2(30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85%以上。该区过去以种植高芥酸、高硫甙的白菜型油菜品种为主。产量低品质差是制约该县油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品质,2004年引进青杂5号,该品种适宜在昭苏县海拔1500~2100 m的每个乡场推广种植,目前占到昭苏县油菜种植面积的50%以上。结合青杂5号品种生育特性和昭苏县的气象条件和总结出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现代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中形成的多项创新成果,在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区进行集成创新研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双低春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为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技术支撑,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目前,新疆双低春油菜栽培存在投入高、效益低的问题,而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则必须改变低效栽培方式。春油菜高效生产需实行"机播机收、适度管理"的新方式。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将春油菜主要栽培措施集中在播种和收获环节中,其他措施只在必要时进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甘蓝型双低春油菜的全程机械化轻简生产,对于双低春油菜生产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0引言 昭苏县地处特克斯河上游的山间盆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大蒜生长。大蒜以露地栽培为主,生产蒜头、蒜苗、蒜苔,冬春低温期也可在保护地栽培,生产蒜苗和蒜黄,以调节淡季蔬菜供应。  相似文献   
6.
"卖粮难"一直是老百姓反映最多的问题,为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种粮农民以粮代种现象达到90%以上,造成小麦品质严重下降。从引进优良品质,健全良种供繁体系,用好政策补贴等方面介绍了提高小麦商品质量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从江苏淮南引种8个冬小麦春性品种,按照新疆昭苏县的生产栽培管理方式在当地进行了试种,结果表明:虽然遇到了干旱、冰雹、降雪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扬麦16、扬麦13、扬麦11等3个品种仍表现了较强的适应性,不但单产比当地推广的宁春33号增产2.76%-4.14%,而且植株综合性状也不差于宁春33号,说明这3个扬麦品种在昭苏试种取得初成功。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不同红花品种经济性状及生育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红花品种产量及生育特性,筛选适于新疆种植的优良红花新品种.[方法]从新疆现有品种资源中筛选出W69、ZY012、13H046、13B001、13B007和新红花4号(对照)6个红花新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其干物质、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和品质,测定数据采用DPS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红花品种在生育特性、干物质、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品质方面有显著差异.在42×104株/hm2种植密度及栽培管理的条件下,红花新品种(系)中,131B001表现早熟,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高、叶绿素含量高、叶面积适宜,分枝数、果球数多,单株生产力高,籽粒产量达1 931.9 kg/hm2,较对照增产13;,花丝产量达312.6 kg/hm2,较对照增产72.7;.[结论]红花新品种(系)13B001在产量、生育特性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优,可在新疆红花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红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红花是菊科1-2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较强,抗旱、耐寒、耐盐碱。目前,新疆主栽品种为新疆无刺红花和新疆有刺红花两种。新疆无刺红花生育期140-150d,茎光滑,分枝4-6个,叶缘无刺,种子千粒重26g,含油率30%。新疆有刺红花生育期130-140d,分枝5-8个,全株叶缘有刺,种子千粒重30g,含油率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