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1.
以苏粳9号、南粳46、中嘉8号等12个品种为研究材料,进行多点试验,以筛选适合邵阳区域及相同生态类型地区种植的常规粳稻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苏粳9号、南粳46、中嘉8号等3个品种丰产性好,米质优,生育期适中,可在邵阳作一季稻或双季晚稻适度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统计了湖南省2005~2009年共11组的一季晚稻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湖南省一季晚稻区试对照品种汕优63在湖南永州、衡阳、长沙、常德等9个试验点的产量、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汕优63年际组别间产量均在500kg/667m2以上,生育期变化幅度相差小,千粒重变化小,米质与抗性表现变化不大,适宜作一季...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品种试验是育种者筛选和鉴定选育品种和品种审定的关键环节,产量是衡量品种优势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湖南省水稻区域试验早稻组、一季晚稻组品种为材料,对试验产量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含水量对产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含水量高低直接影响了各品种产量,两种计算方法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按照标准含水量来统一折算产量的方法能有效避免多种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各品种产量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2013—2017年湖南中稻迟熟区试邵阳点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区试的品种数量逐年减少,产量呈总体上升的趋势;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产量;产量与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水稻区域试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各项试验操作的一致性、准确性,保证品种穗实粒数、千粒质量、有效穗数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从水稻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湖南邵阳发展粳稻生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探索粳稻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培育粳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多方支持助推粳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的长沙、常德市鼎城区、湘乡市、邵阳县、洞口县5个试验地点对武运粳7号、南粳44、常优2号等14个通过全国或江苏省审定的粳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引进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武育粳20号、镇稻13号、南粳46等品种表现产量较高,适应性好,可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
优质杂交稻体现在优质、高产和多抗性,而通过育种有利于实现品种的创新。在本次育种过程,通过创新,水稻杂交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米质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2009年湖南省中稻高产组区试邵阳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邵阳中稻高产组区试的试验结果的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对表现较好的参试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等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常规稻种植面积增长迅速。为给常规稻的稳步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常规稻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具有的农民可以自行留种、节省种子成本、满足优质大米需求、成为品牌载体等优势,并从加大对常规稻发展的政策扶持、高度重视公益性常规稻育种、推进常规稻品质优势的应用等角度对常规稻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