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甘肃中部地区豌豆根腐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豌豆根腐病病原研究中,采用了PDA、WA组织分离、胡萝卜诱饵分离及水培养分离等不同的分离技术,共分离病株820株,病组织1734块,获得菌株235个,经初步鉴定确定为17个不同的种,对这些分离物采用灭菌土盆栽、蛭石盆栽、纸卷法、断根法等接种技术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分离率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认为发生在甘肃中部地区的豌豆根腐病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s)Sacc)、豌豆丝囊霉(Aphanomyces euteiches)、链孢粘帚霉(Gliocladium catenulatum Gilman et Abbott)、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腐霉(Pythium spp)和壳二孢菌(Ascochyta spp)等复合侵染引起的。根据文献记载,上述各类菌除茄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丝囊霉之外,其余真菌在豌豆上的致病性国内未见报道,链孢粘帚霉作为豌豆根腐病的致病菌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