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粉菠萝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菠萝,别名美叶光萼荷、蜻蜓凤梨、斑粉菠萝、粉凤梨,其观赏期可达数月之久,由于花序粉红美丽,商品称之为"粉佳人",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其花形叶貌千姿百态,是很好的室内观赏植物,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很高,市场前景广阔。粉菠萝生产上多采用分株或播种繁殖,繁殖系数低,繁殖速度慢,而且遗传性状不稳定,优良性状逐年退化、劣变,既不利于大面积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施氮对青钱柳生长和三萜类积累的影响,为规范青钱柳药用人工林的栽培和提高药用植物单位面积的三萜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青钱柳苗为试材,共设置5个不同的施氮水平,包括:N1(0 g/株)、N2(1 g/株)、N3(3.4 g/株)、N4(6 g/株)和N5(10 g/株)。分别于5—8月的每月中下旬测定其苗高、地径、生物量,总三萜以及主要的3个三萜单体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1)青钱柳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随着施N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最大苗高和地径的净生长量在N4处理中获得,与对照N1相比,分别增加103.90%和57.58%;植株根系、茎杆、叶片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积累的变化趋势与之相似,其中最大总生物量积累在N4处理中获得,达到7.24 g。(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叶片中N含量出现线性增加(根系和茎杆较稳定),而C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叶片中的C/N从20.42%线性下降到12.19%。(3)叶片是三萜积累的主要部位,叶片中阿江榄仁酸、青钱柳酸B、青钱柳甙Ⅰ及总三萜积累在各处理间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均在相对低N条件下(N2)获得峰值,分别为2.45、0.73、0.44 、22.95 mg/g。另外,所检测的3个三萜单体中,含量最高的为阿江榄仁酸(0.73 mg/g,干质量),其后依次为青钱柳酸B(0.23 mg/g,干质量)和青钱柳甙I(0.12 mg/g,干质量)。(4)施氮显著影响了青钱柳中总三萜和三萜单体的单株产量,其中总三萜、阿江榄仁酸的单株产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5.21 ~ 279.45 mg/株、4.64 ~ 17.21 mg/株,均在相对低N条件下(N3)获得最高;总三萜和3个三萜单体的最低产量在N1或N5处理获得。结论施氮量在中等偏高水平时可以促进青钱柳幼苗的生长,而中等偏低的施氮量则能促进三萜类化合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以粉菠萝冠芽、幼叶为外植体材料,采用外加不同梯度浓度激素的完全培养基(MS)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MS+BA1.0 mg.L-1+IBA0.1 mg.L-1为最佳丛生芽养基;MS+BA0.2 mg.L-1+NAA 0.1 mg.L-1为最佳芽增殖培养基;1/2 MS+NAA0.5 mg.L-1为最佳生根培养基。通过对再生植株的分子标记研究表明,基因组没有发生变化,表明通过粉菠萝体细胞植株再生苗同粉菠萝原生苗没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新几内亚凤仙组织培养条件优化及温室管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 hawkeri)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草本观赏花卉,原产于非洲热带山地,是一种理想的观花赏叶植物。株高25~30cm,花色极为丰富,有洋红色、白色、粉红色、橙色等。喜温暖湿润,忌烈日曝晒,不耐旱,怕水渍。新几内亚凤仙种子少,本研究建立了新几内亚凤仙的快繁体系,优化并完善了快速繁殖方法中关键培养基的浓度,为新几内亚凤仙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兔眼蓝莓茎尖和茎段及已形成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接种于改良WPM的培养基,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加入200mg/L浓度的Vc液以及对照试验,两组均按一定含量活性炭梯度配置培养基,对比研究活性炭与Vc液对兔眼蓝莓外植体和愈伤组织形成中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加入Vc液且活性炭含量为100~200mg/L时,能有效防止外植体褐化发生;当培养基中加入Vc液且活性炭含量为200~500mg/L时,能有效防止愈伤组织褐化发生。研究为克服兔眼蓝莓初代培养时外植体及初代形成的愈伤组织时极易出现的褐化现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花黄精苗播种育苗难度大,实生苗生物质积累规律尚待研究。笔者对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1~2年生苗进行跟踪观测。结果表明,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达80%以上,种子生活力强。该种子萌发周期长,部分植株于次年春季长叶。1年生苗属于先长根茎根系、再长叶片的生长发育类型;2年生苗叶片增长明显,其次是根系,再次是块茎,且2年生苗大多为单叶,仅有极少数为双叶或三叶。从第2年开始,地上叶片生长速度加快,但地下部分所占比例仍然较大,为全株的69%。表明随着叶片光合作用增强,黄精地下块茎生长优势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7.
组织培养紫叶酢浆草DNA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紫叶酢浆草是重要的观赏植物,是较早建立较为完善组织培养系统之一.本研究提取经组织培养获得的紫叶酢浆草基因组DNA,利用Southern杂交,分析了5S rDNA位点的DNA甲基化情况.结果表明,紫叶酢浆草的5S rDNA位点的CpG高度甲基化,而CNG的甲基化状况则较低.  相似文献   
8.
黄山杜鹃上的两个散斑壳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生于黄山杜鹃 [Rhododendron maculif erum Franch.ssp.anhweiense( Wils.) Chamb.]上的散斑壳属 ( Lophodermium Chev.)二新种 :厚唇散斑壳 ( L.pachychilum Y.R.Lin & Z.S.Xu sp.nov.)和红褐散斑壳 ( L.ruf um Y.R.Lin & K.Lisp.nov.)。提供了新种的拉丁文简介、汉文描述和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存放在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 ( AAUF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