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樟子松天然母树林疏伐强度与种子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樟子松天然母树林的4种不同疏伐强度标准地的林木开花结实与气象因子观测,进行了疏伐强度对母树林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疏伐可有效的促进母树林的开花结实;(2)疏伐强度与母树林单位面积产种量相关密切;(3)疏伐促进林木结实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地面温度等气象因子;(4)樟子松天然母树林定株疏伐的最佳密度为190株hm^2。  相似文献   
2.
于1986—1989年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苗圃对樟子松4种苗龄苗木(即1—1,2—0,2—1,1—2)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田间育苗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4种苗龄苗木生长节律基本相同。当旬平均气温回升到14.5℃时,各苗龄苗木的高生长同时达到高峰期。(2)在2年苗龄组中,1—1苗龄苗木的根体积大于2—0苗龄苗木的15.6%,而苗高、地径、苗木鲜重、干重均小于2—0苗龄苗木,在3年苗龄组中,1—2苗龄苗木的上述各项调查因子均大于2—1苗龄苗木。(3)樟子松各苗龄苗木的苗高、地径分别与该苗龄苗木的鲜重、干重、根体积等调查因子呈y=A+Bx线性相关,而且,地径与之相关更为密切。(4)确定了1—2苗龄苗木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ngolicaLitv)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4个群体、3个酶系统(GOT.MDH.EST)的5个位点。结果表明:樟子松群体具有较高的变异水平,所有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4;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7.5%;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2.38;樟子松群体内分化程度较大,群体间分化较小。群体内变异为95.4%,群体间变异为4.6%。漠河群体、十八站群体、高峰群体与红花尔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