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公司董事会认为:首先在公司搭起的平台上要机遇人人平等。公司就是一个生产要素的集合体,一个公司有没有活力,关键在于这些要素是否能充分地发挥它的效能、效率和效益。作为物的生产要素仅具有工具作用,而公司的员工却不同,他们是主体,是根本,只有让每一个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智,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其效能,公司就是为所有员工搭建的一个平台,每个员工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一显身手,在这里机遇对每个员工都应是平等的。只有创造这样的一个人文环境,公司的所有员工人人才能尽其才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  相似文献   
2.
五膜大棚西瓜是利用棚膜多层保温、提前错季栽培、提早上市的一项创新项目,比起普通大棚西瓜能再提前20~30天成熟.由于上市时间早,西瓜价格高,并且第2批瓜还能与普通大棚西瓜同时上市,达到了高效的目的.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五膜大棚西瓜是利用棚膜多层保温,提前错季栽培,提早上市的一项创新项目,比普通大棚西瓜能再提前20~30d成熟。由于上市时间早,西瓜价格高,并且二茬瓜还能与普通大棚瓜同时上市,达到双次高效的目的。大棚一季下来,平均产量7.5万kg/hm^2。其栽培技术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7年,新乐市种子公司嬗变为新乐市种子有限公司,由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员工身份由单纯的员工变为股东兼员工,对公司的关心度骤然提高;人事权与人事管理权由游离变为二者一体;掣肘因素、干扰因素被排除;公司的经营权回归公司,公司成了自主管理、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的主体;管理、经营上员工的参与意识也骤然强化;重大决策完全通过股东大会做出,实现了经营、管理的民主化;分配形式多样化,除了按劳分配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体制优势显现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一股就灵".  相似文献   
5.
一、提高西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1.确定合理母本种植密度一般杂交制种密度为商品瓜密度的1.5~2倍以上.一般母本长势偏弱,分枝力中等,坐果性良好的组合,如新红宝、金钟冠龙、新澄等,母本密度以每亩2000株为宜,株行距为0.3米×1.2米,单蔓整枝;母本生长势中等,分枝力中等,坐果性一般或较好的组合,如郑杂5号、京欣一号,母本密度以每亩1500~1800株为宜,株行距为0.3米×1.3~1.4米,单蔓整枝;母本生长势强,分枝力强,坐果性一般或偏差的组合,如西农8号、丰收一号、丰收二号等,母本密度以每亩1200~1400株为宜,株行距为0.3米×1.8~2.0米,双蔓整枝.田间种瓜坐果率达90%以上,有效种瓜数达1100~1800个,就可获高产.  相似文献   
6.
1997年前,新乐市种子公司是国有国营的县(市)级种子公司,是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肩负着试验、示范、区试新品种的繁育供种工作,享受差额补贴.后来差额补贴被取消,完全变成了自收自支.种种矛盾日显突出:依赖于计划指导和政策保护,难于创新,官商作风严重;人浮于事,效益低下;人事权与人事管理权相分离,制肘因素、干扰因素较多,经营决策没有自主权.凡此种种都形成了公司运行的阻力,使公司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