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0年河池市水稻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池市水稻品种引种试验旨在鉴定水稻新品种在河池市的生育期、稳定性、丰产性、抗性及其他重要特性表现,为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河池市的适应性和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0年广西河池市水稻品种引种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桂糖32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在河池蔗区推广桂糖32号提供栽培技术指导。[方法]试验研究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1:7.5万芽/hm2、2:9.0万芽/hm2、3:10.5万芽/hm2、4:12.0万芽/hm2和5:13.5万芽/hm2)对桂糖32号萌芽率、分蘖率、产量构成因子、蔗茎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的萌芽率和茎径影响不大;桂糖32号分蘖率随其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有效茎数、产量及含糖量随其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与7.5万芽/hm2相比,9.0万、10.5万芽/hm2种植密度能增产3.99、4.47 t/hm2和增糖0.23、0.74 t/hm2,而12.0万、13.5万芽/hm2种植密度能显著增产7.63、12.01 t/hm2和显著增糖1.57、1.75 t/hm2。[结论]河池蔗区桂糖32号适宜的种植密度在12.0万~13.5万芽/hm2,最佳的种植密度在13.5万芽/hm2左右,在此密度下可获得较高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对超级稻桂两优2号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超级稻桂两优2号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桂两优2号以及同类超级稻品种筛选出高效施肥模式和高产施肥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不同氮肥施用量(0、90、150、210、270、330 kg/hm2)处理,调查其茎蘖穗的生长动态以及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桂两优2号在中等施氮水平下才能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利于干物质积累和获得较高产量,施氮肥210 kg/hm2的产量最高,为8 651.7 kg/hm2,其对茎蘖数动态控制及干物质的积累最有利;不施氮处理的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对早稻新品种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泸香658、特优5058、特优858、Y两优2号4个品种综合表现优,在河池市可扩大推广种植;1013A×R6414、特优158、贺两优86、皖稻131 4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但与宜香725(CK)比增产不显著,在该生态区可继续试验观察;其他试验品种在该生态区不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大田试验探索甘蔗—花生间套种的最佳模式,为当地生产中甘蔗—花生的合理间套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桂糖29号甘蔗品种和桂花22号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常规甘蔗种植行距(1.0m)和宽行距(1.2和1.4 m)下间种不同行数(0、1、2行)的花生,分析不同处理对甘蔗生长、蔗茎产量及蔗地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甘蔗种植行距相比,宽行距种植时甘蔗萌芽率、有效茎数及产量有所下降,甘蔗分蘖率、茎径有所提高.在相同甘蔗种植行距下,间种花生时甘蔗萌芽率、株高整体上相对提高,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整体上相对减少.与不间种花生相比,1.0和1.2m行距下间种花生时甘蔗产量显著下降(P<0.05,下同),1.4m行距下间种2行花生甘蔗显著增产2.4 t/ha.宽行距下不间种花生时蔗地经济效益下降,间种花生后经济效益增加,且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花生时蔗地经济效益最高,达3.132万元ha.[结论]适当的甘蔗—花生间套种方式可增加蔗地经济效益,且以1.4 m甘蔗种植行距下间种2行花生时蔗地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