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桂北地区中华猕猴桃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桂北地区猕猴桃的光合生理适应机制,以中华猕猴桃"桂海四号"(Actinidia chinensis cv.Guihaia 4)为对象,测定了其夏季和秋季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以阐明其光合特性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猕猴桃6月和9月其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并具有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均在上午10:00达到峰值,此时气孔限制值达到最大值,水分饱和亏缺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但下午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猕猴桃6月份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而9月份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引起。6月份猕猴桃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影响,9月份猕猴桃光合速率除受光合有效辐射影响外,还受大气饱和蒸汽压亏缺、气温和相对湿度气温的影响。猕猴桃光合特性日变化特征表明,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其光合特性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反映了对该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2.
岩溶区4种石山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响应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为阐明石山植物对光与水分的适应能力,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九龙藤、青檀和圆叶乌桕生长盛期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并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4种植物光合作用生理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红背山麻杆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1026.57 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11.52μmol·m-2·s-1)和较低的光补偿点Lcp(3.87μmol·m-2·s-1),表现为典型的喜阳性特点;九龙藤的表观量子效率α(0.075)最大,Lsp(627.71μmol·m-2·s-1)、Lcp(2.06 μmol·m-2·s-1)、Pmax(6.68 μmol·m-2·s-1)最低,表现为弱阳性特点;青檀和圆叶乌桕表观量子效率较低,分别为:0.054、0.060,Lsp和Lcp都相对较高,表现为阳性植物特点;九龙藤与红背山麻杆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乔木树种青檀与圆叶乌桕.九龙藤与红背山麻杆在高温干旱的岩溶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青檀与圆叶乌桕虽然光合能力较强,但较低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利于在石山上生存,这可能是岩溶区石山上高大乔木较少,而以灌丛植被类型为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