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3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讨论了构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管理系统进行持续性评价的方法。虽然可以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来选取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但源于土地利用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目前最在效的选取方法是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均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实施评价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是规划期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为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新要求,需要对原有规划目标的实施进行评价,并调整完善。本文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个层次评价了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目标和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的实现程度,并从目标的定位、目标的设定、目标的实施过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相似文献   
3.
四川震区土地整理安全性评价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汶川地震及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造成四川全省22 701个村受灾,耕地损毁约129 500 hm2,建设用地损毁约114 500 hm2,灾后重建任务艰巨。土地整理是实施灾后重建的有效手段,而安全性评价是开展灾后土地整理和灾后土地利用的基础。该文对四川震区灾后重建土地整理安全性评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距发震断裂带距离、岩土体类型、相对高差、地形坡度等作为土地整理安全性评价指标,根据发生灾害的危险程度,对影响因素进行危险程度分级。采取单因素评价叠加法将四川震区划分为土地整理高危险区、土地整理中危险区、土地整理一般危险区。高危险区主要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断裂带200 m以内,相对高差500 m以上,地形坡度>25°的中高山峡谷地区;中危险区主要位于地震断裂带200~500 m,相对高差200~500 m,地形坡度介于15°~25°的低山丘陵地区;低危险区主要位于地震断裂带500 m以外,相对高差低于200 m,地形坡度<15°的浅丘平原地区。同时该文针对各区域土地损毁和利用特点提出了灾后重建土地整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河北曲周试验区土壤特性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曲周试验区28个土壤剖面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土壤冲积层理较明显,发育程度低,粉砂含量高,盐化现象普遍,人类活动迹象清晰可见,长期灌溉导致明显淋淀粘化层出现,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该区土壤分别属于人工为土、淋溶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中的相应亚纲、土类及亚类;按《中国土壤分类系统(普查)》,分别属于潮土和盐土2个土类中的相应亚类,比较了6个土壤代表剖面在2种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选择华北平原盐渍土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建立了该区耕地质量指标,它们是土壤水溶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重金属容量空间、地下水资源的量与质;应用这些评价指标对典型样区的土地利用管理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是:近20年来,耕地质量和生产力明显提高;排水与灌溉系统的建设使农田的抗旱防涝能力大大增加,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土壤重金属虽有增加,但还未超过限制性标准;地下水 位不断降低,水资源逐渐耗竭。虽然在短期内还不是制约因素,但从长远看,地下水资源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总体上看,土地利用在一定时段内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探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也是土地整理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该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效益内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技术手段等进行了评析,以期对今后开展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探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也是土地整理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该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效益内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技术手段等进行了评析,以期对今后开展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