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对锰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与生理响应。【方法】以 3 年生毛竹为试材,测定毛竹植物学性状、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分析土壤不同锰胁迫浓度(0、1 000、2 000、4 000 mg/kg)下毛竹的生理响应与重金属富集特性。【结果】与对照相比,4 000 mg/kg锰胁迫土壤 下,毛竹的株高、叶长、叶宽和基径分别下降 22.6%、25.9%、21.3% 和 26.7%,毛竹叶片的水分利用率显著降 低 30.6 个百分点,光化学淬灭指数与非化学淬灭指数分别下降 29.8% 和 20.7%,毛竹的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物 酶活性分别下降 39.4% 和 22.6%。0、1 000、2 000、4 000 mg/kg 浓度锰胁迫下,毛竹地上部(茎和叶)对锰的 平均富集量分别为 1 098.6、2 336.4、3 530.9、5 370.4 mg/kg,毛竹对锰的转移系数分别为 1.59、3.83、3.56 和 4.17。【结 论】高浓度锰胁迫对毛竹的植物学性状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毛竹依旧可以生长,对锰胁迫土壤有很好的富集能力。 为今后在重金属污染污染治理和植物修复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