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催干剂环烷酸钴的作用下,利用桐油在空气中氧化自聚的特性,与苯乙烯共聚,得到桐油-苯乙烯热固性聚合物.并对产物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合成机理完全不同于引发剂引发的聚合机理.从桐油分子来看,加聚方式主要以1,4加成方式为主,即桐油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产生过氧化物(1,4-过氧化环或过氧化氢),然后引发桐油-苯乙烯共聚;同时从DSC图可看出,157℃时,产物内少量的过氧化物受热断键,继续引发聚合,直到交联完成.  相似文献   
2.
蒲侠  张兴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927-12929
[目的]研究无皂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为油脂类单体寻求一种新的绿色聚合方法,。[方法]在制备桐油衍生物(TOMG/MA)/苯乙烯无皂乳液的基础上,控制反应中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聚合反应的一个因素,对无皂乳液聚合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苯乙烯/(TOMG/M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Rp=k[St]1.25[TOMG/MA]0.01[KPS]0.96,反应活化能大约为81.8kJ/mol。[结论]苯乙烯/(TOMG/M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符合一般的自由基共聚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如何依托学校的办学优势,积极探索农业院校中非农学科专业建设问题,并就农业院校中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探讨,着重提出并研究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学科建设特色、专业课程休系设置、实践环节等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正硅酸乙酯(TEOS)、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主要原料,并通过加入第三单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缩合,对MQ硅树脂进行改性,合成了耐热性能优良,并具有一定疏水性的电路板敷形专用MDQ硅树脂.采用热失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差示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ic,DSC)、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等对制得的MDQ硅树脂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DDS)∶ m(TEOS)比值增大,MDQ硅树脂的接触角增大,熔融温度降低,吸热焓变小,失重率增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恒电位电沉积氯金酸法、循环伏安电沉积氯金酸法、恒电位电沉积金溶胶法和滴涂金溶胶法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金,以亚铁氰化钾为电活性探针,对4种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分别进行了优化,并对亚铁氰化钾在4种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响应情况进行了比较,对亚硝酸根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恒电位电沉积氯金酸法制备的纳米金修饰电极对亚铁氰化钾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优的试验条件下,亚硝酸根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1.1×10-2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8×10-7mol/L.运用该电极对水样中的亚硝酸根浓度进行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核型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eNPV)和甲维盐复配,制备水悬浮剂农药。这种生物与化学农药复配的组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物农药价格昂贵、起效慢的缺点。通过饲料染药法得到seNPV的LC50为1.88×105 PIB/mL,甲维盐LC50为1.9185 mg/L。通过共毒因子配伍法确定seNPV·甲维盐复配组合具有增效作用,并初步确定了LC50浓度下体积比80∶1~350∶1为增效区间。以共毒系数法确定了两种药剂在各自LC50浓度下体积比为200∶1时效果最佳,增效倍数为0.9841。通过两种方法的联用,提高了实验效率。利用优化组合法对seNPV·甲维盐水悬浮剂助剂配方进行筛选,通过测定不同配方的叶片持留量、表面张力和悬浮率,并进行冷储、热储实验,确定农药最佳配方为:seNPV6.62%、甲维盐3.38%、十二烷基硫酸钠6%、对苯乙烯磺酸2%、有机硅4%、硅酸镁铝1%、黄原胶0.5%,水补足至100%  相似文献   
7.
以环氧树脂(1004)溶液为反应底物,采用半连续溶液聚合法合成环氧丙烯酸树脂(EA)后再加入氨基硅烷,得到氨基硅烷改性的环氧丙烯酸树脂(A-E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DSC)对A-EA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氨基硅烷对树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环氧基和氨基间的开环反应,氨基硅烷接入了环氧丙烯酸分子主链.氨基硅烷显著提升了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热稳定性.随着氨基硅烷用量的增加,A-EA耐(沸)水性随之增强,涂膜玻璃化温度和硬度则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桐油在空气中氧化自聚的特性,不但引发自身的聚合,还带动与苯乙烯的共聚,合成了天然产物与人工单体的共聚物。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这种特殊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此外,还对产物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桐油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产生过氧化物(1,4-环过氧化或过氧化氢),然后引发桐油-苯乙烯共聚。加聚方式主要以1,4加成为主。共聚物具有潜在的降解性能,而且桐油与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3~1∶4时的降解性能较佳。综合降解和合成两方面因素,质量比1∶4时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微胶囊化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SINPV)在宿主体内的侵染过程,以明胶/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为壁材,茶多酚为固化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为芯材的病毒微胶囊,通过建立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