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林业   580篇
农学   424篇
基础科学   476篇
  335篇
综合类   3171篇
农作物   345篇
水产渔业   353篇
畜牧兽医   1857篇
园艺   609篇
植物保护   26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明确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筛选消减能力较强的道路防护林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季苏北地区绿量较高的3种道路防护林[常绿针叶雪松(Cedrus deodara)纯林、常绿阔叶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纯林及垂柳(Salix babylonica)与龙柏(Sabina chinens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防护林距道路不同林带宽度(10、20、30、40、50和60 m)处的PM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强度,以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边缘的交接处(0 m)为参照,分析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3种道路防护林不同林带宽度的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午间高、早晚低的特征;对应的PM2.5浓度均值分别在106~131、100~125和100~127μg/m3,均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浓度标准(PM2.5二级浓度标准限值为75μg/m3),说明监测期间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污染较严重.3种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率均值排序为雪松纯林(8.09%)>香樟纯林(4.54%)>垂柳与龙柏混交林(1.82%).其中,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率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逐步上升;香樟纯林除了在林带宽度20~30 m处的PM2.5消减率略有下降外,其消减率也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垂柳与龙柏混交林的PM2.5消减率较低,且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其消减率出现明显起伏变化,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消减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应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84x+0.654(R2=0.175)和y=-0.095x+11.682(R2=0.377).[结论]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能力较强,可作为强滞尘能力防护林带选用;而垂柳与龙柏混交林在林带宽度0~20 m处的PM2.5消减作用较明显,可作为道路边缘绿化带选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而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文章阐述了芒市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流行原因及防治策略,以期为水稻稻瘟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构建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VBV)森林草莓的酵母cDNA文库,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与SVBV P1蛋白互作的15种寄主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15种寄主因子参与茉莉酸途径、泛素化、光合作用、抗病抗逆、蛋白修饰、蛋白运输和氧化还原等多种生物过程。另外,这些寄主因子还具有其他分子功能,包括氧化还原酶活性、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活性和金属离子结合活性等。本研究初步探讨了P1与寄主因子的互作机理,为揭示SVBV侵染森林草莓以及SVBV在寄主中扩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教学中,运用图式思维进行教学和培养,对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园林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园林设计师和业主共同找寻矛盾、认识矛盾最后解决矛盾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图式思维在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就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图是思维的培养与运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无抗中药白马骨及其制剂在 畜禽疾病上的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畜禽脏腑实热伴有外感风寒易在寒冷冬季出现外冷内热疾病,此类疾病多伴有呼吸道症状,体温异常升高、高热,不食、咳嗽、呆滞、免疫力低下、生长迟缓等,临床常用退热药+抗生素使用,连用3~5日,而后继发感染或不能治愈,中药采用多种单方制剂或长期使用,治标不治本,近年来采用清热解毒类药物与抗生素联合使用,联合用药的弊端频频出现,现采用白马骨的复方中药制剂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多肉植物的定义、品种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多肉植物常见的园林景观应用形式及景观应用原则,并分析了多肉植物在当前景观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城市园林景观中如何合理应用多肉植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浅谈楼房养猪除臭技术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楼房养猪相较于传统平房养猪,占用面积更小,可节省用地60%以上。楼房养猪同时方便集中管理,易于采光通风和保暖;但是楼房养猪也有明显的缺点,相较于传统的平房养猪,楼房养猪作为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养猪的集中表现模式,建造及运营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消毒及防疫工作较为困难。高楼环境易于通风的同时,猪舍的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猪舍给空气带来的污染不仅会影响猪舍内外的空气质量,同时还会影响猪只的繁殖、生长和发育,并将会对养殖人员与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必须采取相应完善的系统科学措施,处理楼房养猪中的空气除臭问题,保证生猪生活环境的清洁。文章通过结合平房养猪以及楼房养猪的特点,浅谈一下楼房养猪的除臭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蒋金书,赵亚荣,胡景辉(北京农业大学100094)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世界性的人畜共患病。在1975年以前,从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O′Donghue,1985),因而,截止到1980年,发表的论文只有30余篇,且当时普遍认为隐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