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根据2008年8月-11月印尼阿拉弗拉海单船探捕调查的浅色黄姑鱼生物学数据,对浅色黄姑鱼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Ⅲ期的占79.83%;摄食等级主要为0级和1级,占66.56%;雌雄性比接近1.4∶1;体长范围为11.5~52.0 cm,优势体长组为17.5~21.5 cm和25.5~33.5 cm,在经纬度上体长分布差异明显;在优势体长组中,15.5~17.5 cm、25.5~32.5 cm优势体长组内的雄性个体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雌性,而在其他体长组内,雌性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8年8月-11月印尼阿拉弗拉海单船探捕调查的浅色黄姑鱼生物学数据,对浅色黄姑鱼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Ⅲ期的占79.83%;摄食等级主要为0级和1级,占66.56%;雌雄性比接近1.4∶1;体长范围为11.5~52.0 cm,优势体长组为17.5~21.5 cm和25.5~33.5 cm,在经纬度上体长分布差异明显;在优势体长组中,15.5~17.5 cm、25.5~32.5 cm优势体长组内的雄性个体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雌性,而在其他体长组内,雌性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印尼阿拉弗拉海大西洋带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尼阿拉弗拉海是我国过洋性渔业的主要作业海区之一.根据2008年7-10月在印尼阿拉弗拉海拖网渔船探捕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主要渔获物之一的大西洋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大西洋带鱼的性成熟度以Ⅱ~Ⅲ期为主,占总样本的81.73%;摄食等级主要为0级和1级,占总数的70.87%;雌雄性比接近1.2∶ 1;肛长范围为123~650 mm,均值为(343±60) mm;优势肛长组为283~403 mm,均值为(339±31) mm,占总数的77.89%;按经纬度分析,渔获物肛长在136.5°N~137.5°N和6°S~6.5°S范围内差异较大;在优势肛长组中,雄性个体出现的频率高于雌性.据分析推断,其资源状况良好,调查海域可能是产卵渔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