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研究了臭马比木(Nothapodytes nimmonian)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防污染和防褐化问题。结果表明:在3~4月份取1 年生嫩茎进行诱导,外植体的污染率最低、为17.5%,褐化枯死率为39.2%,诱导率为43.3%,诱导效果最佳;在4个茎段部位中,半木质化茎段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51.7%;低温预处理外植体对污染的控制效果不明显;0.1% HgCl2 8 min+50 mg/L 噻孢霉素30min 的消毒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2 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0 g/L对外植体的防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由对照的48.3%下降到25.0%。  相似文献   
2.
以臭马比木(Nothapodytes nimmoniana)带芽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和激素浓度对其侧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类型对臭马比木茎段外植体带芽茎段的萌发有极显著影响,以WPM作为基本培养基,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极显著高于MS和B5培养基.正交试验结果显示WPM+0.5 mg/L TDZ+1.5 mg/L 6-BA最适于臭马比木茎段的离体培养,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96.8%和1.14.  相似文献   
3.
稀土矿场中土壤植物修复中的胁迫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矿的开采过程造成了矿区严重的生态系统破坏,使得开采后数十年植被生长不能恢复。为研究稀土矿场中影响植被生长的土壤主要胁迫因子,采用两耳草进行盆栽试验,在盆栽土壤中分别添加水分、大量元素、有机质、园土和鸡粪,比较不同因素对两耳草的叶片理化性质、酶活力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机质组的两耳草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达到4.75 μg/g;水分组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素a和b分别为8.75μg/g和1.82μg;对照组和大量元素组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达到926.09μg/g和953.73μg/g;各组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稀土矿土壤提高了两耳草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力袁并且稀土矿土壤中添加水分、肥力和有机质等对两耳草酶活力有不同的影响;对处理组的土壤细菌进行细菌总数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样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析,发现鸡粪组的细菌总数最高、达到9.96×10^6CFU/g,菜园土组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因此认为,影响稀土矿场植物生长的主要胁迫因子是稀土矿土壤中的有机质、肥力和水分。  相似文献   
4.
盾构机在地下开挖中工作环境恶劣,各部件受力复杂,因此对连接各部件的螺纹孔的性能要求很高。但是在盾构机生产制造及旧设备修复过程中难免造成螺纹孔损坏,因此迫切需要简单、可靠的螺纹孔修复方法对螺纹孔进行修复。本文着重介绍采用钢丝螺套修复螺纹孔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简单方便、快速经济,不仅能显著减小劳动强度,降低工时消耗,而且可以通过装配钢丝螺套显著改善螺纹孔的机械性能,增强螺纹耐磨、抗震及疲劳强度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