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为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新冬42号生长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比,设置常规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CF+M25)、常规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CF+M50)、常规化肥减量75%配施有机肥(CF+M75)、常规化肥(CF)、空白对照(CK)等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配施比例为50%时,能促进小麦增产且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冬小麦达到最大产量的最佳无机氮配比理论值为21.3%;M处理与CF、CK处理呈显著性差异,比对照增加17.02%,比纯化肥增加10.68%;碱解氮含量排序为CF+M50>CF+M25>CF>M>CF+M75;CF处理有效磷积累量高于有机肥配施处理,比对照高出29.37%.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改善了土壤质量,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
DTOPSIS法为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是一种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模型。介绍了其原理和计算方法,并采用组合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性状权重值,建立了基于信息熵和特尔菲法确定权重的DTOPSIS法决策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又考虑了样本指标体系中所固有的信息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提高棉花品种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选用20个玉米杂交种组合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杂交种产量、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的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出籽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穗长、行粒数与产量呈正相关,提高千粒重和出籽率,增加穗长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玉米杂交组合可划分为3个类群,依据各类群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选育目标.在玉米育种选配亲本时,应注意亲本间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对新高粱3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高粱3号为材料,通过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研究,探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新高粱3号的最适播期和种植密度。结果表明,5月5日前后播种,12万株/hm2的播种密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分析在甜高粱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8年种植的甜高粱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秆产量〉茎粗〉株高〉秆长〉穗粒重〉生育期〉节数〉锤度〉穗长〉千粒重。对甜高粱产糖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糖锤度〉千粒重〉秆产量〉秆长〉生物产量〉穗粒重〉株高〉茎粗〉节数〉生育期〉穗长。  相似文献   
6.
<正>新疆小麦育种家伊犁基地自2008年建成后,以三圃田建设、育种家种子、新品种展示为突破口,狠抓小麦提纯复壮、良种繁育,基地通过"三圃制"进行小麦原种提纯复壮,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8年种植的甜高粱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秆产量〉茎粗〉株高〉秆长〉穗粒重〉生育期〉节数〉锤度〉穗长〉千粒重。对甜高粱产糖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糖锤度〉千粒重〉秆产量〉秆长〉生物产量〉穗粒重〉株高〉茎粗〉节数〉生育期〉穗长。  相似文献   
8.
2008年伊犁甜高粱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甜高粱是一种新的饲料、糖料和能源作物.本试验旨在鉴定引进的国内甜高粱新品种(系)在伊犁河谷的适应性、抗病性、生物产量及生育特点,为甜高粱优良品种在伊犁河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灰色关联分析在甜高粱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8年种植的甜高粱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秆产量〉茎粗〉株高〉秆长〉穗粒重〉生育期〉节数〉锤度〉穗长〉千粒重。对甜高粱产糖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糖锤度〉千粒重〉秆产量〉秆长〉生物产量〉穗粒重〉株高〉茎粗〉节数〉生育期〉穗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甜高粱在盐碱地种植提供技术支撑,在伊犁河谷盐碱地开展新高粱2号密度试验、灌水次数试验、施肥试验、铺膜试验和去除分粟试验等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的栽培组合措施是:(1)株距14cm,行距60cm;(2)施尿素375kg/hm2,磷酸二按225kg/hm2,氯化钾150kg/hm2;(3)饲用灌6次水;能源用灌5次水;(4)铺膜栽培;(5)饲用留集;能源用去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