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脑星形细胞瘤CT增强扫描特征与其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CT对星形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1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CT增强扫描特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的形态分6型:(1)囊性伴壁结节型。占20%;(2)假囊伴壁结节型,占14%;(3)实质型,占9%;(4)环型,占16%;(5)多环型,占15%;(6)混杂型。占26%。囊性伴壁结节型及实质型为Ⅰ级和Ⅱ级星形细胞瘤,两者约各占50%;多环型为Ⅱ-Ⅳ级星形细胞瘤,假囊伴壁结节型、环型及混杂型绝大部分为Ⅱ-Ⅳ级星型细胞瘤.分别占92.9%、81.3%、92.3%,其余为Ⅰ级星形细胞瘤。结论:根据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的特征,对诊断和鉴别星形细胞瘤良恶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影像诊断学教学中 ,教师如何收集完整、典型的病例进行生动、系统的教学 ,一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我科自 1996年以来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 ,先后制作了大量的教学幻灯片并用Powerpoint、 Authorware平台较系统地制作了不少的电脑教学软件 ,虽收到良好效果 ,但课后学生便又回到了枯燥无味的课本和堆积如山的 X光片之中了。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我们制作了自己的教学网页 [1 ,2 ] ,现将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硬件5 86 - P10 0型电脑 ,MICROTEK Scanmaker E3扫描仪。1.2 软件Wi…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螺旋CT在胸段食管癌术前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段食管癌,术前均作了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相对比。结果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I期符合率为50.0%,Ⅱ期为94.9%,Ⅲ期为90.1%,Ⅳ期为91.7%。螺旋CT对周围大血管、心包、气管/支气管、椎体侵犯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1.1%、90.0%、90.0%和92.2%,但在判断淋巴结转移方面仍存在不足,准确性仅为60.0%。结论螺旋CT可显示食管癌的发病部位,累及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在食管癌术前治疗措施的制定、手术方式、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葛湛  陈东  何学军  黄斌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7,25(2):134-135,139
目的研究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在检测肺结节的数目、肺结节内部与周边特征上是否有显著差异。方法对常规剂量(200 mA)与层厚(10 mm)扫描中发现肺结节患者再进行常规剂量5 mm层厚及低剂量(25 mA)5 mm、10 mm层厚共4次螺旋CT扫描,再按<5 mm、5~10 mm、>10 mm不同大小分组记录结节数目,并记录结节形状、内部特征以及边缘特点。最后采用χ2检验分析低剂量扫描以及常规剂量扫描各组间结节的数目及其内部、周边结构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 5 mm、10 mm层厚扫描在检测肺结节的数目、肺结节内部与周边特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 mA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对肺结节的质与量可做出良好判定,值得在人群普查、肺结节复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CT征象及预测。方法:临床与CT对照观察。结果:25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部疼痛、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CT主要表现显示肿瘤外凸(19例),肝外侵犯(15例),肿瘤中心坏死、囊变(25例),门脉癌栓(22例)。结论:肿瘤外凸和肝外受侵可作为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预测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各种现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IV-C)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法(RIA)测定11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IV-C)水平及肝功能指标(ALT、A/G、Bil)。结果:各种肝病时LN、HA、IV-C三者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共值在肝经时达最高峰,同时将共三者检测结果与肝功能指标(ALT、A/G、Bil)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其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AR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患病后一系列胸片进行分析。结果:2例SARS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表现.其体征较轻.与影像学改变不符。X线表现:(1)病交分布:单肺叶1例;双下叶1例,最后累及双肺各个肺叶。(2)病灶形态:病变形态多样,肺纹理改变、斑片状及片状2例.右肺门影模糊、大片状、弥漫性磨玻璃样病变1例。结论:胸部X检查是诊断SARS的首先方法,其预后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影像的动态改变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和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4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结果40例共70条输卵管经介入再通术后58条再通,总再通率为82.9%,其中间质部与峡部阻塞的再通率为93.1%(54/58),壶腹部与伞部阻塞的再通率为33.3%(4/12)。术后随访12个月,40例中妊娠14例,妊娠率为35.0%。结论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对近端输卵管阻塞,复通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