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甲烷排放与减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证粮食供应和社会稳定起十分积极的作用。但稻田也是农田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对全球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从稻田甲烷排放机理、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因素以及稻田甲烷减排的技术措施等方面综述了稻田甲烷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开展稻田甲烷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控制稻田甲烷排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修文县大白菜种植提供品种选择,对CR春泰、春乐、春福、春丽等10个大白菜新品种开展引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修文县种植的高产、市场接受度高的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春乐产量最高,达2 173.09 kg/667m2,较早翠(对照)增产322.09 kg/667m2,增产率17.40%;产值为4 346.18元/667m2,较对照增加644.18元/667m2。绿翠的产量次之,为1 964.1 kg/667m2,较对照增产113.10 kg/667m2,增产率6.11%;产值为3 928.20元/667m2,较对照增加226.20元/667m2。春乐和绿翠紧实度、整齐度、抗逆性均表现较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市场接受度高,适宜在修文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甘蓝型油菜异三聚体G蛋白各组分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以油菜叶片为试材,从试材选取、平摇时间和聚乙二醇浓度方面优化了油菜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和转化条件。结果表明,选取30 d苗龄叶片、平摇10 min时原生质体游离状态最佳,产量为10.73×10~6/m L,活力可达96.4%。采用30%PEG转化原生质体时,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Western Bolt的检测分析表明,异三聚体G蛋白各组分均参与了甘蓝型油菜对ABA的应答反应,当ABA浓度分别为100,150,100,50 mmol/L时,Bn GA1、Bn GB1、Bn GG2和BnRGS1蛋白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宜修文县生境条件下的高产质优益母草品种,于2014年开展了5个不同产地益母草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贵州修文益母草单产最高达3151.6kg/667m2,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最高1.25%,抗病性优于其它产地品种,适宜在修文县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方法,在避雨透光棚内,研究不同形态氮源及其配比[NO3–-N∶NH4+-N=100∶0(硝酸钙42.16 g.盆1)、NO3–-N∶NH4+-N=75∶25(硝酸钙31.62 g.盆1,碳酸氢铵7.06 g.盆1)、NO3–-N∶NH4+-N=50∶50(硝酸钙21.08 g.盆1,碳酸氢铵14.12 g.盆1)、NO3–-N∶NH4+-N=25∶75(硝酸钙10.54 g.盆1,碳酸氢铵21.19 g.盆1)、NO3–-N∶NH4+-N=0∶100(碳酸氢铵28.25 g.盆1)、尿素10.71 g.盆1]对枳砧纽荷尔脐橙叶片光合速率(Pn)日变化、光合色素含量、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影响,为柑橘的氮素营养及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NO3–-N∶NH4+-N为75∶25处理的脐橙叶片中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全天Pn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氮源配比处理,上午10:00脐橙叶片的Pn、Tr、WUE和Gs均是最高的,极显著高于其他氮源处理,其Pn、Tr、WUE和Gs分别为4.81μmol(CO2).m–2.s–1、2.30mmol(H2O).m–2.s–1、2.09和0.09 mol.m–2.s–1。随着NH4+-N比例的增加,脐橙叶片中Chl.a、Chl.b和Car.的含量与Pn、Tr、WUE和Gs均逐渐下降。100%NO3–-N处理的脐橙叶片Pn也极显著低于NO3–-N∶NH4+-N为75∶25处理,其Pn仅为3.53μmol(CO2).m–2.s–1。单一尿素氮处理(施用10.71 g.盆1尿素)的脐橙叶片中Chl.a、Chl.b、Car.和Pn含量最低,其Pn为3.07μmol(CO2).m–2.s–1,与单纯施用NH4+-N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氮源处理的脐橙叶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无显著性差异,其值分别维持在861.51μmol.m–2.s–1和10.09μmol.m–2.s–1左右。NO3–-N和NH4+-N混合比例为75∶25时有利于提高纽荷尔脐橙Pn。  相似文献   
6.
南北盘江河谷野生芒果种质资源的分布与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南北盘江河谷野生芒果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对南北盘江河谷的野生芒果资源进行了调查,并选择代表性单株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和果实性状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南北盘江下游海拔395~550 m的河谷地区有野生芒果(Mangifera indica L.)资源分布,并有数百年生的野生古芒果树存在。这些野生芒果果皮厚,果实小,种子大,可食率低,品质差,多胚和单胚共存,未经种质改良过的野生性状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喀斯特山地柑橘抗旱节水栽培技术,以12年生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 Newhall navel orange)为材料,研究了洞穴灌溉、地面灌溉和不灌溉(对照)对脐橙新梢生长、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洞穴灌溉和地面灌溉的脐橙萌芽期比对照提早30 d以上,春梢抽生期和开花期比地面灌溉的提早3~7 d,比对照提早30 d左右。在相同灌溉量下,2种灌溉方式都对脐橙的新梢生长产生明显促进作用,但洞穴灌溉的春梢抽生数量、长度、直径和春梢叶片数及单叶面积最大,促进春梢生长的作用比地面灌溉更明显。洞穴灌溉和地面灌溉的脐橙叶片的叶龄分别达到26个月和25个月,老叶分别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和3月上旬至3月下旬脱落,洞穴灌溉对保持叶片健康和延长叶片寿命的作用最好。对照的叶片寿命最短,在每年的12月中旬至下旬老叶就全部脱落,叶龄仅有20个月。洞穴灌溉的果实在正常时期成熟,地面灌溉的果实着色始期和成熟期比洞穴灌溉大约提前了7~10 d,而对照分别比洞穴灌溉的提前了18 d以上和22 d以上,比地面灌溉的分别提早9 d以上和13 d以上。洞穴灌溉能够明显改善脐橙树体的营养状态,叶片中N、P、K、Mg、Fe、Mn、Zn、B的含量比地面灌溉和对照都有明显的提高,其含量都达中国柑橘叶分析营养诊断分级标准的适量值水平。与地面灌溉和对照相比,洞穴灌溉对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的作用更为明显,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和果汁率最高,3者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相同的灌水量条件下,洞穴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促进脐橙生长及提高产量、品质和改善树体营养状况的作用最好。该研究可为喀斯特山地柑橘节水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遗传再生体系。[方法]以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以组织培养为基础。以下胚轴为外植体,以统计出愈率和出苗率为指标,探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再生苗形成的影响因素。以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RGS)为例,建立稳定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遗传再生体系。[结果]种子经10%NaCl0灭菌20mim后播种,基底用1/2MS配琼脂,直径6cm的培养罐50粒,光照充足(200μmol/m^2·s),成功获得RGSi干扰表达阳性株系。[结论]试验以下胚轴为外植体,系统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组织培养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再生苗形成的影响,建立了有效的下胚轴遗传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9.
樊卫国  葛会敏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3):2666-2675
【目的】石灰性黄壤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主要土壤种类,这一地区柑橘分布广泛。研究石灰性黄壤上柑橘对不同形态氮肥的选择吸收与利用特性,旨在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柑橘园施肥提供合理的氮肥选择依据。【方法】以枳砧纽荷尔脐橙嫁接苗为材料,以pH 8.1的石灰性黄壤为栽培介质,采用土培方法,测定单施硝态氮、铵态氮、尿素及混施不同比例硝态氮和铵态氮后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的总叶面积、高度、基径、鲜重及干重生物量、根冠比值、氮的吸收量和氮的利用效率;采用常规耗竭法,在春季和夏季测定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根系对NO3-和NH4+吸收的动力学参数。【结果】在石灰性黄壤上,单施硝态氮、铵态氮、尿素的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生长发育和氮的吸收利用受到明显抑制,植株的总叶面积、高度、基径、鲜重及干重生物量、根冠比值、氮的吸收量和氮的利用效率均变小,其中以单施尿素的为最小。混施硝态氮和铵态氮对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的生长发育和氮的吸收利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为75﹕25的施氮处理,植株生长发育最好,氮的吸收量和利用效率最大,植株总叶面积为0.44 m2,高度为73.95 cm,基径为1.36 cm,鲜重及干重生物量分别为232.95 g/株和130.27 g/株,鲜重及干重根冠比值分别为1.02和1.06,整株氮的吸收量和利用效率分别达到3.80 g/株和0.0292 g·mg-1。混施硝态氮和铵态氮时,随铵态氮的比例增大,植株的生物量及氮的吸收量和利用效率随之下降。单施铵态氮或尿素,根系会产生NH3中毒现象。无论春季或夏季,单施硝态氮和混施不同比例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根系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Imax)均无显著差异,根系对NO3-的吸收较为稳定。春季根系对NO3-Km值都明显比夏季的小,根系与NO3-的亲和力强于夏季,夏季根系对NO3-Km值差异不显著。混施硝态氮和铵态氮时,将硝态氮的比例提高至50%-75%时能够增强春季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根系对NO3-的亲和力,增加春季和夏季根系中NO3-的流动速率(α)。在春季,随氮肥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根系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和NH4+在根系中的流动速率随之增大,而根系对NH4+的亲和力随之降低。在夏季,随氮肥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根系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亲和力和NH4+在根系中的流动速率随之减小,单施铵态氮的根系与NH4+的亲和力最小,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最低,NH4+在根系中的流动速率最慢。混施硝态氮和铵态氮后,在春季和夏季枳砧脐橙幼树的根系与NO3-的亲和力都比NH4+的强,NO3-在根系中的流动速率远大于NH4+的。【结论】在石灰性黄壤上,枳砧脐橙幼树的根系对NO3-的吸收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混施75﹕25的硝态氮和铵态氮能够促进脐橙的生长发育和提高氮的吸收及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马铃薯品种黔芋1号、冀张薯8号、威芋3号、合作88的适宜种植方式与密度,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修文县春种黔芋1号最佳的栽培密度在3335株/667m2左右,单垄双行种植方式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与单垄单行的差异不显著;冀张薯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在2964~3335株/667m2之间;威芋3号适合的栽培密度在3335~3811株/667m2的范围中;合作88合适的密度在2964~3335株/667m2之间;为降低用种量,节约成本,建议密度为3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