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建设和形成一批高素质的现代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近代管理理论的分析出发,对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对现代企业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提出了注重企业文化的有利因素及在实践中应总结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黄瓜不仅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食用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效.本文以黄瓜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夏季清热、解渴的乳饮料.试验结果表明:黄瓜汁添加量为42.6%,稳定剂添加量为0.25%,白砂糖添加量为9.3%的条件下,黄瓜乳饮料产品风味、口感、色泽和组织状态最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5S”现场管理的含义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职实验实训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就高职教育条件下如何实施“5S”现场管理,介绍了实施的必要性、内容及成效.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的作用及其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异黄酮(SoyIsoflavone)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大豆黄素(Daidzein)、染料木素(Genistein)、6-甲氧大豆素(Glycitein)三种游离型甙元和它们的九种葡糖苷。Walz(1931)用90%甲醇从豆乳(SoyMilk)中提出了大豆异黄酮糖苷(Genisin),并发现能被盐酸水解为1分子的染料木素和1分子葡萄糖。早期研究中,大豆异黄酮被视为抗营养因子,是产生大豆食品的苦涩味和收敛性因子之一。20世纪30年代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活性,称之为植物雌激素。1966年Folaman和Pope最早提出异黄酮类可能具有抗雌激素作用(张响英等,2000)。197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