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力。2014年1-6月,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301.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农产品贸易逆差逐年增加,甚至有迅速扩大的风险。中国农产品市场形势严峻,不容乐观。虽然其中原因多种多样,但单位农产品成本过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大幅度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缩小与国际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花生颈腐病是花生近几年来发生较重的病害,特别是重茬地块,发生程度更为严重。据2004年在定州市调查,一般发病地块病株率15—20%,重者达到50%以上,引起整株死亡,造成花生缺苗断垄,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小麦吸浆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3种药剂防治小麦吸浆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5%毒死蜱GR 18 kg/hm2、乙酰甲胺磷EC 3.75kg/hm2防治小麦吸浆虫防效为96.38%、95.66%,与1.5%甲基1605DP防效97.59%比较均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目前在生产上防治小麦吸浆虫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5%毒死蜱GR18kg/hm2和乙酰甲胺磷EC3.75kg/hm2替代高毒农药1.5%甲基1605DP。  相似文献   
4.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概念,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将会成为未来主旋律,扩大农业的规模,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家庭农场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拥有很大的活力。 一、发展家庭农场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实施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次革命,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机械化程度的大幅提高,种田比较效益的下降,打工工资收入的大幅提高,种田农民严重老龄化,土地零散的小规模化生产与现代化的耕种收获方式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和不适应。需要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出现来打破这种瓶颈,实践充分证明,鼓励农村和农民发展家庭农场是一种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经济组织形式,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活力。截止到2014年5月底,定州市注册合作社1552家,注册农户10594户,注册资金达到22.6亿元。呈现出数量增长快,类型多样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其中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各占总数8%,苗木花卉占总数15%,农机占总数6%,农产品购销、种植、技术服务等占60%。  相似文献   
6.
低温冷害是指温度尚未达到冰点时,低温引起作物生理失常的表现。尤其是秋冬茬作物如果遇到连阴天和持续低温,很容易造成冷害,给蔬菜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无论是叶菜类还是瓜果类蔬菜在长时间低温寡照的情况下,或在较高的温度下骤然遇到低温,生理机能即可受到影响,植株表现异常,造成冷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