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大同盆地是山西省五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盆地,总面积8700km~2,耕地面积36.7万ha。它不仅是国家在山西发展能源的重工业基地,也是粮、油、糖生产的主要基地。但由于该区域受内陆半干旱气候的影响,干旱、内涝、风沙、霜冻、盐碱等自然灾害交替出现,尤以干旱、内涝、盐碱危害严重。多年平均降雨量仅为390~410mm,而年蒸发量却达到1800~1900mm,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在盆地内形成了类型多、分布广的内陆盐碱土,总面积达23.6万ha,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60年代未70年代初粮食亩产仅为80~100kg,且均为谷黍、豆类等大秋作物。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探索经济适用的氟喹诺酮类残留提取和检测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牛奶中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串联荧光检测器(FLD)检测方法。样品经过含有5%乙酸的乙腈溶液涡旋提取,经改良Qu ECh ERS方法净化,HPLC-FLD检测,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50 nm,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TM-C18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0 m L/min,柱温30℃,以乙腈和含0.1%甲酸的2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做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所建立的方法中6种氟喹诺酮分离度较好(R1.5),在0.01~0.3μg/m 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关系(r=0.999 9),检出限在0.97~3.91μg/kg之间,回收率试验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100%;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结果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3%。所建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和回收率高,适用于牛奶中该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大批量筛选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文章基于全球“海洋水产饲料”领域的专利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世界各区域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特征,揭示中国在“海洋水产饲料”领域实施技术创新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方法/过程]采用专利文献计量法分析了国际“海洋水产饲料”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布局趋势、专利竞争力、专利权人特征、专利技术发展特征等。[结果/结论]国际“海洋水产饲料”的专利技术正在向新兴市场转移,精细化、突破性的技术研发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近10年中国大陆的专利技术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中国专利布局及市场流入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而且存在专利的规模增长与质量提高不协调、专利维护及合作力度偏低、专利市场应用度不足等问题。未来应从深化政策引导支持、跟踪国际技术及市场动向、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专利质量提升等方面出发,不断推动“海洋水产饲料”技术的高质量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砂薄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砂质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潮土地冬小麦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钾量150kg/hm2(基肥:追肥=5:5)的经济效益最佳,增产822.7 kg/hm2,每公顷增收724.1元,产投比为2.42;玉米生产也以施钾量150kg/hm2分次施用为最佳,增产1368.4kg/hm2,每公顷增收1281.7元,产投比为2.5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两季连续分次施用钾肥经济效益最佳,施钾量为300 kg/hm2时,小麦分次施用钾肥而玉米不施钾肥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甘肃枸杞功能性物质及其功效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枸杞为"药食同源"农产品,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种植,但产出主要为初级产品,对其中的功能性物质研究较少。以甘肃河西走廊带所产枸杞为研究对象,对枸杞中甜菜碱、枸杞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等功能性物质及其抗氧化、抑菌、降血糖等功效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砂质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潮土地冬小麦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钾量150kg/hm2(基肥:追肥=5:5)的经济效益最佳,增产822.7kg/hm2,每公顷增收724.1元,产投比为2.42;玉米生产也以施钾量150kg/hm2分次施用为最佳,增产1368.4kg/hm2,每公顷增收1281.7元,产投比为2.5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施钾量为150kg/hm2时,两季连续分次施用钾肥经济效益最佳,施钾量为300kg/hm2时,小麦分次施用钾肥而玉米不施钾肥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大同盆地由于受内陆半干旱气候的影响,干旱、内涝、风沙、霜冻、盐碱等自然灾害交替出现,尤以干旱、内涝、盐碱危害严重。多年平均降雨量仅为390~410mm,而年蒸发量却达到1 800~1 900mm。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在盆地内形成了类型多、分布广的内陆盐碱地,总面积达23.6万ha,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60年代末70年代初粮食亩产仅为80~100kg,且均为谷黍、豆类等大秋作物。  相似文献   
9.
开发山西省大同盆地平原区,是中央、省政府为加快农业发展,保证粮食稳定增长,加快雁同地区煤炭、电力能源、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实现开发目标,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笔者认为:以“水”引路,重点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抗御旱、涝、洪、碱危害的能力,这是大同盆地平原区农业开发的主要途径。本文试图从农田水利建设在盆地区域内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浅析大同盆地平原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攻方向、战略决策和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