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省位于长江中游,水稻常年种植面积3800——4000万亩,病虫发生种类多,差异大,危害期长。如何开展综合防治,提高效益,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7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纠正一虫一病的单一依赖化学防治的倾向,探寻以作物为对象综  相似文献   
2.
禾大壮与农得时或草克星混用是稻田一次性除草中的最佳选择湖北省植保总站苏清实在两高一优农业发展中、如何减少投入“(投工、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民增产增收,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在稻田除草工作中。要减少投入,必须向一次性除...  相似文献   
3.
项目稻种类双丰早稻双丰晚稻中稻主攻对象病害稻疽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盘病纹枯病、稻疽病、白叶枯、杂文稻“绿合症”虫害二化埃、稻飞虱三化埃、稻飞虱、纵卷叶螟二、三化缤、稻飞武、纵卷叶缤为害损失拉制指标(%)病害5一105一105一10虫害3一55一85一8每666.7m2农药资用拉制指标(元/666.7m2)5一87一108一10王要纷才、- 口防之八诊口技术l、示范、推广高产、多杭、优质品种92一44、9201,香早6号、803秀水664、秀水88122、浙湖3号扬辐私2号、中抚909、太湖擂、粳耘89、香私1 642、稻种‘有毒处理杂文稻全部用“菌虫清”晚搜用菌虫清杂文…  相似文献   
4.
40%禾枯灵可湿性超微粉剂,是江苏农学院研制,江苏东台市农药厂联合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复合杀菌剂。主要是采用多菌灵、粉锈宁、微肥和助剂等,经科学混配而成。已通过技术鉴定和生产登记。我省1992年引进试验、示范;1993年使用推广近100t。实践证明,禾枯灵是一种用于稻、麦主要真菌病害防治,能防病、增绿、防早衰、增产效益良好的新型杀菌剂,是值得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的。  相似文献   
5.
水是稻白叶枯病菌主要的传播、蔓延和侵入为害的媒介。因此,七十年代我省稻白叶枯病大流行期,江汉平原农民素有早稻草还田做晚稻底肥的好习惯。为了解除农民害怕早稻病草还田会影响到晚稻发病的疑虑。作者曾在“割早插晚”期间(7月中旬),进行田水中病菌存活期研究。证明在高温季节  相似文献   
6.
在“两高一优”农业发展中,如何提高早稻品质。适应市场需要,增加农民种稻的经济效益,是我省早稻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今年,我省新引进几个优质早稻品种(系),为了达到增  相似文献   
7.
许红  苏清实 《植物保护》1985,11(4):31-32
杂交稻优势强产量高,各地正在推广。但是,由于杂交水稻的生理生化性状不同于常规稻,因而对某些病害的感受程度也不同于常规稻。有些组合能抗白叶枯病(如“威优6号”、“威优64”等),有些则易感白叶枯病(如“汕优2号”),若作二晚栽培,也能抗晚稻穗颈瘟。但原来我省某些很少见的病害目前却正在推广的杂交稻上逐步扩大发生,在某些地区还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失。两年来,下述4种病害的发生为害已引起了有  相似文献   
8.
稗草灵和百草净防除稗草的效果均在90%以上,与对照农药禾大壮相近;防除莎草和阔叶杂草的效果,早稻以百草净为佳,中稻则稗草灵略用胜于百草净,但均高于禾大壮。3种药剂对早,中稻有7.8%-13.5%的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稻白叶枯病是湖北稻区中、晚稻常发病害。80年代平均年发生面积达 1 80 .8khm2 ,平均年自然损失达 1 9.0 5万 t。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东北、鄂东南及鄂北稻区。其间发生规律表现为 :初夏、盛夏大风、暴雨多的年份流行面广 ,为害重 ,淹过水的中稻和秧田淹过水的双季晚稻发生受害重。90年代湖北稻白叶枯病的发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年平均发生面积 1 0 4 .2 khm2 ,年平均自然损失万吨 ,为害较 80年代明显减轻。作者收集了有关气象资料 ,并对稻白叶枯病的侵染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弄清了 90年代白叶枯病发生水平降低的原因 ,为稻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土地承包制度,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投入加大,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也产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我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种类增多,发生程度日趋严重,植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但是我省植保工作坚持改革开放三十年,坚持"引进、创新、巩固、发展"的科技创新之路,使植保工作成为我省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