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1.
低转染效率一直是利用基因转染技术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的主要屏障。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的转染效率,本研究分别利用传统的Bio-Rad Gene Pulser电穿孔仪和新型的NucleofectorⅠ核转仪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的转染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外源DNA浓度、电场强度、环境温度及NucleofectorⅠ核转仪的内置程序这些关键参数的探索,最终发现利用Bio-Rad Gene Pulser电穿孔仪设置电压为2000 V,电容25 μF,利用4 mm电击杯进行电转时,转染效率最高,达到3.8×10-4,此时最佳质粒浓度为50 μg/107子孢子。  相似文献   
2.
干酪乳杆菌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发育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及发育的影响,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168头14日龄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7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结果显示: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E组)、预防治疗组(F组)的肠绒毛高度分别比大肠杆菌K88攻毒组(D组)明显增高了11.6%(P0.01)和11.2%(P0.01)。2)E组、F组的绒毛高度与肠隐窝深度的比值(V/C)分别比D组显著增加了21.3%(P0.01)和20.5%(P0.01)。3)E组、F组的肌层厚度分别比D组增加了11.8%(P0.05)和10.2%(P0.05)。4)D组、E组、F组和直接治疗组(G组)各组间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但使用干酪乳杆菌预防和治疗的E组和F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均高于K88攻毒的D组。以上结果表明,饲用干酪乳杆菌进行预防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高度,明显增加V/C值、肌层厚度及PCNA含量,提示干酪乳杆菌能有效维护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减轻大肠杆菌对肠黏膜结构的损害,促进肠道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细胞增殖反应是宿主T细胞识别病原的结果,也是宿主细胞免疫应答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便于检测猪群在病原感染或者疫苗免疫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应用MTT法建立了体外检测猪外周血T细胞增殖反应的研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然后利用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不同的生长特性(贴壁与否),弃掉贴壁的单核细胞,获得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流式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PBL中T细胞所占比例达到了80%以上。应用MTT法分析了非特异性刺激物刀豆蛋白A(ConA)的浓度和细胞培养密度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ConA的工作浓度为5 μg/mL、细胞培养密度为2×106/mL时T细胞的增殖反应最强烈。本研究所建立的猪外周血T细胞增殖反应检测法可以为研究猪针对病原或疫苗的细胞免疫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