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辽宁绒山羊以产绒量高而驰名中外。选育成功当时,成年公、母羊产绒量分别为790±50 g和520±5 g。“八五”期间列为国家攻关项目,与内蒙古合作,进行高产品系选育,产绒量又有提高。1993年公、母羊产绒量分别为1 214.5 g和585.6 g,最高个体分别达到1 510 g 和910 g,到2002年成年公羊产绒量为1 368 g,最高个体达1 920 g;成年母羊为642 g,最高个体达1 390 g。目前,已向全国20多个省(区)推广种羊10多万只,改良各地当地羊效果非常明显。“十五”期间又列入农业部家畜品种改良推广项目。为总结辽宁绒山羊20年来在全国各地区的杂交改良、育种效果,将主要地区材料整理成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三年来,在洋县谢村镇范坝村成功地筛选出了水稻-蒜苗-地膜洋芋一年三熟的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平均亩产水稻600kg,蒜苗2500kg,洋芋2200kg,亩产值6320元。此模式宜于稻麦一年两熟的平坝地域推广。  相似文献   
3.
魔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肥大的球茎富含淀粉、蛋白质、甘露聚糖、果胶、生物碱等营养成分,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种植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种植密度和品种对青饲玉米(Zea mays)生物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环县地区的较优青饲玉米品种及种植密度,以期为该区优质青饲玉米的推广种植及牛羊青粗饲草料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9年选用'东单13'(H1)、'正大12'(H2)、'科玉188'(H3)、'衡远4038'(H4)及'濮单6号'(H5)5个青饲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分别设4.50×104(D1)、5.25×104(D2)、6.00×104(D3)、6.75×104(D4)及7.50×104(D5)株·hm?25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粗灰分(Ash)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品种对粗脂肪(EE)、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ST)、钙(Ca)、磷(P)和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及48 h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干物质(DM)、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用灰色关联度对各处理生物量和营养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后,结果排名前三的品种及密度依次为H1D5>H2D4>H3D5.综上,在环县地区表现较优、排名前三的青饲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分别为7.50万株·hm?2的'东单13'、6.75万株·hm?2的'正大12'及7.50万株·hm?2的'科玉188',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正> 甜瓜拱棚栽培具有高产、优质、低投入、高效益的特点。去年春季在我县推广栽培1.4公顷,果实5月初上市,比露地栽培提前上市1个多月,果实色泽好、品质佳,每667平方米3300千克,产值7000余元,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我县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发展7公顷。现将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选地建棚。选择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沙壤地建棚,在元月份用轻质水泥骨架搭建塑料拱棚,每667平方米造价3000元左右,可使用10余年。棚膜选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无滴膜或流滴膜,每667平方米造价2000元可用2年。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柑橘种苗假冒、套牌等侵犯知识产权纠纷频繁、举证困难等问题,课题组前期基于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研发了一套由硬件与管理软件组成的身份溯源系统,本研究分别对电子芯片、阅读器、植入枪 3 个硬件进行了信号强度、稳定性及植入效率的功能测试,并介绍了软件系统实现的途径。结果表明,电子芯片在9mm至63mm的茎粗中均能被识别;阅读器在测量距离≤10cm的范围内识别成功率为100%;植入枪的效率达到4枚/min。三项硬件设备功能完备,电子芯片信号强,阅读器稳定性好,植入枪的效率及精准度远高于其他植入工具。身份溯源系统的开发为果茶等多年生作物种苗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3年来,在洋县戚氏镇范坝村成功地筛选了水稻—蒜苗一地膜洋芋一年三熟的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已被当地农民普遍接受,并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逐年继续扩大。该模式平均产水稻9000kg/hm^2,蒜苗3.75万kg/hm^2,洋芋3.30万kg/hm^2。此模式宜于稻麦一年两熟的平坝地域推广。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于2018年以'豫青贮23'?青贮玉米(Zea mays)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其1/2、2/3、3/4乳线期收割,然后分别添加不同的青贮发酵促进剂,青贮60?d后开袋进行感官评定并取样检测青贮玉米营养品质,旨在研究青贮发酵促进剂宜生贮宝(Sila-Max)、宜生贮康(Sila-Mix)对不同收获期全株玉米青贮营养品质的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