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尾松复层林伴生树种生长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不同马尾松复层林伴生树种的生长及土壤环境效益,在浙江开化研究了马尾松林下5个伴生树种[黄檀(Dalbergia hupeana)、红茴香(Illicium henryi)、乌冈栎(Quercus phillyraeoides)、红豆树(Ormosia hosiei)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伴生树种中黄檀和红茴香保存率较高,黄檀和红茴香树高、胸径和冠幅显著大于其他3个树种;马尾松复层林的构建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尤其是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得到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种伴生树种对改善林地土壤养分效果为乌冈栎>红茴香>红豆树>黄檀>浙江楠,综合来看,红茴香更适宜构建马尾松复层异龄林。  相似文献   
2.
3.
不同光源对青梗菜现蕾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整晚抽薹青梗菜材料花期,配制优良耐寒耐抽薹杂交品种。2015-2016年开展了2种光源对3份晚抽薹材料补充光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未补充光照对照相比,荧光灯和植物光照灯作为光源均能显著提前青梗菜现蕾和开花,分别比对照提前20、26 d;增加光照后可以明显缩小不同品种始花期的差异;补充光照后对材料留种的种子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晚熟花椰菜于春节前后上市,正值晚冬早春季蔬菜供应空白期.此时菜价高,经济效益好,深受广大花椰菜种植户欢迎.因晚熟花椰菜生长期长,跨越秋、冬、春三季,易发生冻害、病害,所以对品种和栽培技术有严格的要求.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选育和品比试验,于2016年选育出晚冬早春茬口的花椰菜新品种东海明珠135天.经过近几年浙...  相似文献   
5.
采用2种化学除草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5%森泰颗粒剂)6个剂量水平,分别对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 Warb.ex Schum.et Laut.]施药1次、2次和3次,分析防除效果及防治成本.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均显著提高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幼苗存活率,草甘膦处理麻栎幼苗存活率比森泰处理高24.7%.草甘膦6 L/hm2和森泰25 g/丛经过3次施药、草甘膦7.5 L/hm2和森泰30 g/丛通过2次或3次施药,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5%以上;而各剂量水平只进行1次施药,防治效果不佳.在防治效果85%以上的处理中,草甘膦防治成本略低于森泰颗粒.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开化五节芒入侵的撂荒地上,开展了草甘膦添加有机硅和烷基多糖苷2 种表面活性剂防控五节芒的试验,分析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后五节芒生理生化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添加表面活性剂显著促进草甘膦药效的发挥,但不同浓度活性剂抑制效果有所差异;0.03%浓度的有机硅和烷基多糖苷可显著提高草甘膦(9 L·hm-2)对五节芒的抑制效果,综合抑制率可达80% 86%,分别比对照提升35.76%和29.80%;添加表面活性剂显著影响五节芒的生理生化指标,喷药后3 11 d,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五节芒叶片酶活性和根系TTC活力升高,抗氧化防御系统活性显著增强;随着受药时间增加,抗氧化系统失衡,叶片中叶绿素a、总叶绿素、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b含量显著上升;喷药后29 d植物体内MDA含量显著升高,根系TTC活力急剧下降,其中APG(0.03%浓度) 处理对五节芒根系TTC活力变化幅度影响最大。添加表面活性剂后,更大程度地打破了五节芒正常的生理代谢和根系活动,加速植株凋萎和死亡,有助于提高草甘膦对五节芒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鼠药的适口性是决定鼠害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单只饲喂法,以稻谷为基饵,分别测定了0.005%炔雌醚和米非司酮药饵对黄毛鼠的适口性。结果表明,黄毛鼠对炔雌醚药饵平均摄食系数显著低于米非司酮;雌雄鼠对炔雌醚和米非司酮药饵的摄食差异显著。炔雌醚显著降低了雌雄鼠对药饵的摄食量,且雄鼠摄食量少于雌鼠。米非司酮提高药饵对雌鼠的适口性,但不影响对雄鼠的适口性;黄毛鼠在处理时间内对药饵的摄食量存在显著变化,雌雄鼠第1 d对炔雌醚药饵和基饵摄食量无显著差异,第2、3 d对炔雌醚药饵摄食量显著少于基饵;雌鼠第1 d对米非司酮药饵和基饵摄食无显著差异,第2、3 d取食药饵显著多于基饵,雄鼠在用药第1 d即表现出对米非司酮药饵的偏好,但随后2 d对基饵和药饵摄食量差异不显著。0.005%米非司酮的稻谷对黄毛鼠具有很好的适口性,而炔雌醚药饵配制有待改善,如增加香味剂、甜味剂等提高其适口性。  相似文献   
8.
以3个不同抽薹类型的普通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低温处理萌动种子+低温长日照处理幼苗,模拟低温长日照春化过程,研究不同春化天数对普通白菜营养体、抽薹开花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抽薹、中等抽薹和晚抽薹类型普通白菜植株开展度最大的处理分别是最小处理的17.1、6.3、6.5倍,单株质量最大的处理分别是最小处理的5.6、2.8、2.9倍;随着春化天数的增加,3种抽薹类型的开花时间均明显提前,最早开花日期比最晚开花分别提早了54、39、36 d。早抽薹类型20-20处理和中等抽薹类型20-25处理的平均单株种子质量和发芽率较优。通过调整抽薹开花期及采籽期,将育种加代环节与正常育种周期完整衔接,创建了浙南地区普通白菜一年二代的育种加代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刈割后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叶、茎、根和根际土浸提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化感作用的影响,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刈割与未刈割之间五节芒叶片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浸提液对生菜种子萌发、胚根长、子叶长、子叶宽、鲜重影响差异较大,其中五节芒叶片浸提液显著抑制生菜胚根的生长,刈割后五节芒化感效应指数比未刈割增加2~8倍;次生代谢物质组分分离后,发现抑制生菜生长的次生代谢物质主要是有机酸类物质;GC-MS总离子流图显示刈割组波峰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各峰峰度最大值高于对照1.35~5.15倍,说明刈割后五节芒叶片中次生代谢物质种类及其含量明显增加。刈割后五节芒叶片新出现3种次生代谢物质,多种次生代谢物质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其中植物竞争类次生代谢物质(棕榈酸、亚油酸、豆甾醇)和抑制天敌次生代谢物质(反-乌头酸)相对含量增幅较大,这些次生代谢物质可能是五节芒应对刈割胁迫的化学防御物质。  相似文献   
10.
为预测西藏自治区在实地调查中不可到达区域内油麦吊云杉的分布情况,通过MaxEnt生态位模型软件和ArcGIS软件预测其在西藏的潜在分布范围,用ROC曲线检测预测精度,用刀切法筛选主要环境变量,并通过主要环境变量的响应曲线分析适宜油麦吊云杉的生态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为0.992,预测精度高;油麦吊云杉在西藏的分布范围主要位于藏东南区域,位于巴宜区、墨脱县的雅鲁藏布江沿线山地,波密县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沿线山地,察隅县贡日嘎布曲、察隅河沿线山地,左贡县、芒康县南面的怒江、澜沧江沿线山地,与现地调查结果高度契合;年降水量、顶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年均温变化范围等条件对油麦吊云杉分布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