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6猕猴桃枝腐病 6.1发生规律 属细菌性病害,1999年首次发现,偏重发生,近几年零星发生,病害多发生在上年结果母枝基部,病斑长10~30cm,病健部交界不明显,病部表面缢缩,皮离层,发软,无菌脓溢出,症状似苹果腐烂病。抽枝后,整个枝条枯死,对猕猴桃树体危害较大。2月中旬开始发病,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4月中旬气温升高后停止扩展。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主要病虫发生规律、测报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陕西省眉县猕猴桃栽培面积逐年增大,病虫种类不断增加,危害愈来愈重,给猕猴桃高产优质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摸清其病虫发生规律,测报方法及防治技术对猕猴桃产业发展十分迫切而需要。  相似文献   
3.
眉县植保植检站是陕西省农药田间药效二级试验网成员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承担陕西省药检所田间药效试验。到2002年以后每年实施试验100多项,最多年份完成156项药效试验。涉及应用于粮食、果树、蔬菜等作物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调节剂等,科学、客观、公正、准确地总结出每一个农药产品对靶标生物的防治效果、防治适期和最佳用量等技术参数,为农药登记和推广提供了可靠依据。然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是一项操作规范性强、技术要求高、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的研究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就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谈几点体会,供大家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8年调查,笔者基本上摸清了陕西眉县猕猴桃园常发病虫的种类.下面介绍10种主要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叶片黄化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猕猴桃叶片黄化病在各地普遍发生,造成严重危害,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湿地,发病率较高,发病株率占到栽培总株数的20%左右,严重田块发病株率高达30%~50%.发生黄化病的叶片,除叶脉为淡绿色外,其余部分均发黄失绿,叶片小,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发白,外缘卷缩枯焦,果实外皮黄化,果肉切开呈白色,丧失食用价值,长时间发病还会引起整株树干死亡.根据多年来的生产管理实践,下面对猕猴桃叶片黄化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一些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植物保护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一村一品"模式的不断扩大,生产中新发生的难点、热点病虫害等问题的出现,凸显植保技术推广方面信息传递缓慢、知识老化单一、技术指导滞后、病虫治理效差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和新型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搞好基层植保技术推广,全方位服务农业生产,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依据当地农业生产和工作实际,就基层植保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7.
6 猕猴桃枝腐病 6.1 发生规律属细菌性病害,1999年首次发现,偏重发生,近几年零星发生,病害多发生在上年结果母枝基部,病斑长10~30 cm,病健部交界不明显,病部表面缢缩,皮离层,发软,无菌脓溢出,症状似苹果腐烂病.抽枝后,整个枝条枯死,对猕猴桃树体危害较大.2月中旬开始发病,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4月中旬气温升高后停止扩展.发生程度与采收期气候、果树负载量、树势强弱关系密切,采收期低温阴雨、树势弱、负载量过大发生重,反之则轻.  相似文献   
8.
通过8年调查,笔者基本上摸清了陕西眉县猕猴桃园常发病虫的种类。下面介绍10种主要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桃小食心虫在眉县苹果产区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又名桃蛀果蛾、苹果食心虫,简称桃小,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苹果生产上的毁灭性害虫。苹果受害后,果实畸形,失去商品价值。据在陕西省眉县调查,2000年以来连年被害果园率达100%,为害严重的年份,粗放管理果园虫果率达40%-80%,一般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