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双季稻控失氮运筹试验,施纯氮总量为10kg/667m2,控失氮肥在早稻作基肥一次性施入产量最高,产量增加显著;在杂交晚稻氮运筹试验中,结果表明:用50%-60%控失氮肥作基肥,后期追施一定的分蘖肥和穗肥,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黑糯玉米是一种珍贵的保健果蔬玉米,历史上一直是朝廷贡品.食用黑糯玉米因符合当今营养学家倡导的"黑色、粗食、天然"三重膳食保健理念而成为现代都市人备加青睐的消闲食品,在酒店、宾馆、旅游点更是身价倍增,供不应求.目前国内市场尚无规模生产,市场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3.
“油—稻—稻”栽培模式是长江中下游主要耕作制度 ,但生产季节紧张。通过对中熟早稻与秧龄的研究结果表明 :40d秧龄的产量最高 ,产量为 9375kg/hm2 ,比对照 (2 5d秧龄 )增产 16 .8% ,经过LSR分析产量差异极显著。 45d和 5 0d秧龄的产量也比 2 5、35d秧龄的高 ,适当延长秧龄 ,有利于茬口安排和缓解生产季节紧张  相似文献   
4.
“油-稻-稻”栽培模式是长江中下游主要耕作制度,但生产季节紧张,通过对中熟早稻与秧龄的研究结果表明,40d秧龄的产量最高,产量为9375kg/hm^2,比对照(25d秧龄)增产16.8%,经过LSR分析产量差异极显著。45d和50d秧龄的产量也比25、35d秧龄的高、适当延长秧龄,有利于茬口在安排和缓解生产季节紧张。  相似文献   
5.
沼肥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可以改善水稻经济性状结构,增加产量,并且增加水稻对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的抗性,早稻产量在9t/hm2以上的沼、化肥配比为:沼肥22500kg/hm 2+N150kg/hm2+P90kg/hm2+K90kg/hm2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肥用量对晚稻生长的影响与产量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晚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随氮素基穗肥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都随之增加,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下降趋势、氮素基穗肥施用水平越高,有效穗数的增加幅度减小。从试验可知,千粒重与有效穗数是可以同步提高的,但晚稻靠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潜力有限,提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具有一定的空间。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40.9%~119.1%,平均增产88.18%。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同早稻相同,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施氮量少的氮素生产力高,高氮水平施氮量高使氮素生产力降低。该试验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09.89 kg/hm2,产量达最高8 830.13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92.34 kg/hm2,净效益达到最高值,为7 331.77元/hm2。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配施沼气肥对早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气肥对土壤供氮能力以及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性状、稻田主要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沼气肥可显著提高早稻的有效穗数和实粒数,显著提高产量。在等量氮磷钾下,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17.81%。等量沼气肥下,沼气肥与常规施肥中减少20%氮和33%钾用量西施处理比与常规施肥配施处理略有减产,仅增产4.24%,但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3.03%。施用沼气肥对早稻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影响不明显,但稻米的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明显改善。施用沼气肥还可以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8.
促早栽培对红芽芋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几种早熟栽培措施对红芽芋(Clocasia escalenta Schott)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棚加地膜覆盖的催芽效果最好。其中,催芽处理植株高、整齐度好,叶片抽生速度快,比未催芽处理增产2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地膜覆盖可改善土壤耕层的气候条件,比露地栽培产量提高60.7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播期的试验表明,提早播种能极显著增加产量。越早播种并加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越明显。增施基肥有机肥和追肥能极显著提高红芽芋产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福建省鲜食大豆生产上品种更新换代慢、良种紧缺问题,以浙鲜 3 号为母本、K 丰 77-1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多代定向选择,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 12 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定性好等特点,于 2022 年 7 月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豆 20220001,适宜在福建省大豆产区春季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沿江地区直播油菜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安徽省沿江地区直播油菜的钾肥产量效应,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钾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直播油菜有显著的增产效应。3个不同土壤肥力的试验田块均是以处理K120获得较高产量。提高钾肥用量,油菜的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均有降低的趋势。油菜施用钾肥后的经济效益显著,处理K120产值和施肥效益最高,分别为6556.61元/hm2和6052.61元/hm2。产投比以处理K60和K120较高,产投比均高于2.0。综合考虑油菜施用钾肥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安徽省沿江地区以每公顷施用120 kg K2O为最佳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