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人工林林下植被演替及其人为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森林发展现状将越来越多的经济与生态职能赋予人工林,其中,林下植被多样性又显著影响着人工林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如何在保证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成为了人工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林下植被正是寻求人工林生态平衡的关键点。从人为因素中极为重要的采伐和施肥作为切入点,讨论林下植被的变化与演替。结果表明,适度的间伐能增加林下植被多样性,且利于目标树种的大径材培育及减少分枝,对林下植被的早期演替产生较大影响;而施肥更多地通过加速林分组成稳定来对林下植被的演替后期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厚藤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厚藤Ipomoea pes-caprae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种子的大小、千粒质量、硬实率、生活力以及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机械处理下的效果最好,其种子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提高到95.3%;其次为980 gkg-1硫酸处理90 min较好,平均发芽势达到91.2%,发芽率达93.5%;氢氧化钠处理也可明显提高厚藤种子萌发能力,400 gkg-1氢氧化钠处理36 h的平均发芽率可达79.4%;不同温度处理以25 ~ 30 ℃的萌发能力最强,其发芽势为24.6%,发芽率为43.4%。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机械处理或酸碱处理的方法以提高厚藤种子的萌发能力。图2表4参18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桂西北地区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对广西东兰县退耕还林模式板栗林下多样性及生物量进行研究,并以未退耕地(玉米地)作为对照。[结果]板栗林下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为0.283 2~0.431 4,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675 1~0.838 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042 0~2.771 2;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624 5~0.737 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715 2~2.471 5。未退耕地(玉米地)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为0.202 3~0.226 1,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543 3~0.572 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289 6~1.318 8;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382 3~0.436 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106 0~1.164 1。板栗林下生物量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灌草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均大于地下部分。经方差分析可得,6~9年生板栗林下灌草多样性和总生物量具有显著差异,未退耕地(玉米地)灌草植被多样性和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退耕还林对板栗林下植被的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必要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相似文献   
4.
普陀山禾本科1种浙江分布新记录植物——蒺藜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发现于普陀山的1种禾本科植物--蒺藜草(Cenchrus echinatus Linn.),为浙江属与种的地理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的一种五加科(Araliaceae)常春藤属(Hedera)植物—菱叶常春藤[Hedera rhombea(Miq.)Bean],为中国大陆种的地理分布新记录,并对其形态特征、生境、用途及所处群落的主要植物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以厚藤Ipomoea pes-caprae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种子的大小、千粒质量、硬实率、生活力以及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机械处理下的效果最好,其种子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提高到95.3%;其次为980 g.kg-1硫酸处理90 min较好,平均发芽势达到91.2%,发芽率达93.5%;氢氧化钠处理也可明显提高厚藤种子萌发能力,400 g.kg-1氢氧化钠处理36 h的平均发芽率可达79.4%;不同温度处理以25~30℃的萌发能力最强,其发芽势为24.6%,发芽率为43.4%。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机械处理或酸碱处理的方法以提高厚藤种子的萌发能力。图2表4参18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退化土壤的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和石漠化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凤山县土石山丘陵区2种不同退耕还林类型(核桃、八角)进行调查,研究退耕林地0~40 cm土层的理化性质,并以未退耕地(农田)作为对照。[结果]退耕还林10年后,退耕林地土壤剖面结构逐渐完善,土壤容重减小,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6.6%;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八角、核桃、农田,土壤速效氮含量以大到小依次为八角、核桃;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核桃、八角。从拦蓄保护水资源价值与森林保持水土价值2个方面计算,凤山县退耕还林工程土壤生态效益价值超过2.8亿元。[结论]退耕还林的潜在价值巨大,所以有必要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