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1.
寄生蜂是重要的天敌昆虫,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面临诸多问题,如环境适应性和耐药性问题。细胞色素P450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超基因家族酶系,参与农药、植物次生代谢物及环境有害物质等的代谢,同时也参与昆虫体内多种内源性化合物的合成与代谢。本文通过对植食性榕小蜂和9种寄生蜂基因组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615个P450基因,分析表明不同寄生蜂P450基因家族的差异主要发生在CYP3和CYP4簇,而CYP2和Mito簇相对保守;相较于外寄生蜂,内寄生蜂的P450超基因家族有明显的收缩现象;此外,发现了2个在寄生蜂中1:1:1高度保守的P450基因,CYP18和CYP314,以及茧蜂特有的CYP304基因和内寄生蜂特有的CYP28基因。本研究从基因组水平系统地分析了寄生蜂P450超基因家族的进化,为寄生蜂的遗传改良和规模化饲养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例,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动力困境和学科服务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本体的农业灾害应急处置领域知识表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花  刘春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12-16614
分析了农业灾害应急处置领域现存的问题,阐述了农业灾害应急领域知识描述基本内容及基于本体的农业灾害应急处置领域知识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灾害应急处置领域知识本体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基于本体的农业灾害应急处置领域知识表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肖花  刘春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147-15149
分析了农业灾害应急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农业灾害应急本体构建基础及如何模拟农业灾害应急信息资源的产生、组织和服务过程,建立服务模型体系。在此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基于本体的农业灾害应急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基本框架模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江西农业大学重点学科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eb of Science为统计源,对2001年以来江西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学科团队师生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论文数量、论文合作机构、文献类型、来源出版物、论文引用、h指数等多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江西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学科科技论文产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学科团队的发展状况、科研合作、学科地位以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农业发展主体。“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承载着中国农业农村的未来。作者认为,农民正在加速演化成新时代的一个新的职业群体,地方农林高等院校有必要通过创建“农民发展学院”这样一个专门机构来培育高素质农民,引领农民培育走上科学化、专业化、专门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马铃薯致病疫霉,同时比较3株拮抗菌对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抗菌效果,以期获得1株更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细菌,并加以鉴定。用涂布分离法得到3株拮抗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马铃薯致病疫霉和这3株拮抗菌。同时比较这些拮抗菌对马铃薯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休止孢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抑制效果,分析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效果。结果鉴定出1株马铃薯致病疫霉PLB-2 Phytophthora infestans和1株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拮抗细菌WZ-502 Brachybacterium sp.。菌株WZ-502的菌液对马铃薯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孢子囊直接萌发和休止孢萌发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菌株WZ-502菌液浓度为3.65×107 CFU·mL-1、稀释度为10-2~10-3时,对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抑制效果均明显,稀释度为10-3时,马铃薯致病疫霉孢子囊萌发率和释放率均在40%以下。因此,菌株WZ-502对马铃薯致病疫霉抗菌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柑橘黄龙病的唯一自然传播媒介——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否参与调控黄龙病病原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侵染及复制,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及PCR扩增方法进行lncRNA的预测、特征分析、验证及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柑橘木虱的13个转录组RNA-Seq数据中共有10 192个lncRNA基因,对应15 747条lncRNA转录本;与蛋白质编码基因相比,柑橘木虱lncRNA具有更少的外显子数量和更短的转录本长度;随机选取的10条lncRNA基因中,有7条lncRNA基因在无菌柑橘木虱广州品系或赣州品系中有表达,其中1条lncRNA基因TCONS_00034665在无菌广州品系和无菌赣州品系中存在差异表达;带菌和无菌柑橘木虱成虫中预测获得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基因TCONS_00096118和TCONS_00234564,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TCONS_00234564与预测结果一致,在带菌柑橘木虱成虫中高表达。表明lncRNA参与了黄龙病病原菌与寄主柑橘木虱的互作。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Bt产生抗性中的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草地贪夜蛾的lncRNA基因,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差异表达分析、靶标基因预测以及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46个RNA-Seq数据中共有2 033个lncRNA基因,对应2 034条lncRNA转录本;与蛋白质编码基因相比,草地贪夜蛾lncRNA的外显子数量更少,转录本长度更短。草地贪夜蛾Bt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之间共有266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128个上调表达,138个下调表达;在lncRNA靶标中,顺式调控和反式调控的靶标基因分别为2 129个和1 955个;靶标基因分子功能主要集中于有毒物质结合、水解酶和丝氨酸类蛋白活性等。10个差异表达的lncRNA靶向碱性磷酸酶、氨肽酶N、ABC转运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以及钙黏蛋白等抗性相关基因,表明lncRNA可能参与了草地贪夜蛾对Bt抗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