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油茶籽为原料,油脂提取率、残油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别考查了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及料水比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油茶籽油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加酶量0.10%、酶解温度85℃、酶解时间3h、酶解pH值6、料水比1∶4,在此优化条件下,油茶籽油的提油率可达92.2%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油茶籽品质的影响,将整粒刁i去壳油茶籽与去壳油茶籽仁在不同包装条件下贮藏180d,测定贮藏期间油茶籽的酸值、过氧化值、烂籽率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增加,酸值、烂籽率呈直线上升状态,过氧化值呈波浪状上升趋势。整粒不去壳籽与去壳未破损籽仁储藏品质较稳定,而去壳破损的油茶籽仁储藏稳定性较差:真空包装的油茶籽品质明显优于非真空包装的油茶籽。由于去壳未破损油茶籽中提取出来的油茶籽油的酸价与过氧化值均与未去壳储藏的油茶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霉变籽粒率低于未去壳储藏的油茶籽,可以考虑采用剥壳后真空储藏的方式来储藏油茶籽仁。  相似文献   
3.
对植物甾醇营养强化剂在菜籽油中添加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油温度达到植物甾醇的熔点范围后,甾醇极易溶于菜籽油中,但冷却后部分甾醇又会以结晶形式析出;最终植物甾醇添加量与植物甾醇种类及其比例有关。在生产过程中,应边添加甾醇边适当搅拌以防止发泡与暴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