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该试验以化学强化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温/高温(35℃/55℃)厌氧消化方法,研究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CEPT)产生的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并对比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在中温、高温工况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明确适合化学强化初沉污泥的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混合共厌氧消化的方法,在中温条件下(35℃±0.5℃),控制餐厨垃圾(F)与市政污泥(S)挥发性有机物(VS)的比例分别为0∶1,2∶1,1∶1,1∶2和1∶3,研究了不同混合比条件下,系统的产气性能,VS去除率以及对溶解性COD、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市政污泥单独厌氧消化相比,混合共厌氧消化在提高产气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内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率。其中混合比例为2∶1组效果最佳,沼气产量达到451.29 mL·g~(-1) VS,相对于市政污泥单独厌氧消化提高了55.09%;VS去除率为66.51%,较市政污泥单独厌氧消化提高了20.51%;溶解性COD、溶解性蛋白质及溶解性碳水化合物转化率分别达到80.00%,94.38%和63.32%,比市政污泥单独厌氧消化分别提高了15.91%,42.17%及11.24%。说明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混合共厌氧消化确实可以显著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Pseudo rabies),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疫病。该病最早于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发现。猪的伪狂犬病1939年在爱尔兰东北部首先发现。是由疱疹病毒I型(suidherpesvirus)所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致怀孕母猪流产、死产、产木乃伊;公猪可发生睾丸腱鞘炎等繁殖障碍;仔猪表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高死亡率,尤其是初生仔猪其死亡率可达100%;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状态。其危害仅次于口蹄疫和猪瘟,国际兽疫局(OIE)已将猪伪狂犬病列为B类疾病(B/002)。该病已成为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热病的流行,猪伪狂犬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阻碍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型职业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一个新的职业群体或农民群体,近些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较好成果,但有关制度建设及实践探索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为制度目标偏差、相关内容缺失等。探讨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介绍了粮食安全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创新的基本要求,即应体现职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要求,并从动力系统重构、主体构成调整和运行机制的创新3个方面,讨论了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5.
麝香石斛(Dendrobium parishii Rchb.f.)是原种石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试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筛选培养基合适的激素浓度,在最优条件下观察麝香石斛试管苗7~108 d的生长情况,分析麝香石斛不同生长阶段植物多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和积累规律。结果显示,麝香石斛多糖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提高,0~40 d增长速率较为缓慢,40~80 d增长较快,之后的多糖含量又开始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6.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含有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配比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最适激素浓度的培养基基础上,施加不同浓度水杨酸培养四棱石斛试管苗,测定不同时期四棱石斛试管苗的多糖含量,从而确定适宜四棱石斛生长和多糖含量较高的水杨酸与激素浓度的最佳配比方案。结果表明,水杨酸浓度为20μmol/L时多糖含量达到最大值。由结果可知,适宜四棱石斛试管苗生长并促进其多糖合成的培养基是MS+1.0 mg/L 6-BA+0.4 mg/L NAA+6.5 g/L琼脂+20 g/L蔗糖+2 g/L活性炭+20μmol/L水杨酸。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视频运动目标分割的改进算法,算法混合使用背景减算法和帧间差分算法,充分利用了两种典型算法的优点,并改进了其缺陷,解决了背景减算法的背景合理更新及帧间差分算法分割不完整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速度快,易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和干湿绿化废弃物(Gd,Gw)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温(35℃)共厌氧消化的方法,研究了干湿绿化废弃物与污水污泥(S)VS混合比分别为1∶2,1∶3时,与单纯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相比,在产甲烷量和溶解性有机物转化率上的差异,明确添加绿化废弃物对污水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VS条件下,绿化废弃物与污水污泥混合体系的甲烷产量与有机物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污水污泥体系;不同混合比对绿化废弃物和污水污泥共厌氧消化的甲烷产量有明显影响,且相同VS混合比的湿绿化废弃物较干绿化废弃物产甲烷量高;湿绿化废弃物与污水污泥VS混合比为1∶2时,混合体系单位VS累积产甲烷量最高,达291.58m L·g-1VS,较污泥单独厌氧消化提高了14.29%,较相同VS混合比干绿化废弃物提高了6.27%;最优产气工况Gw∶S为1∶2时,SCOD和溶解性碳水化合物、溶解性蛋白质和VS的转化率较污泥单独厌氧消化分别提高了2.28%,10.22%,16.89%和14.70%。由于添加绿化废弃物后,混合体系相比单独污水污泥系统,提高了有机物转化效率,是其产甲烷量较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