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黄枯叶蛾隶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黄枯叶蛾属,是藏东南林芝地区重要的林业害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围绕其鉴别特征,在西藏的分布、危害、生活史与生活习性,发生规律进行了阐述,提供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烟粉虱在不同寄主上的适合度,对烟粉虱在5种番茄品种上的选择性、发育历期及存活率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烟粉虱在5个不同番茄品种上选择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烟粉虱偏好在粉都53番茄品种上取食,对洛番9号、金粉101、越夏红有中等偏好性,对金鹏8号无明显偏好性.烟粉虱在5个番茄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烟粉虱在粉都53、洛番9号、金粉101、越夏红、金鹏8号上的发育历期依次延长,而在洛番9号上的烟粉虱存活率最高,在金粉101上的存活率最低.不同寄主对烟粉虱的适合度影响较大,在对烟粉虱的抗性上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食蚜蝇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和访花昆虫,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且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本文探明了西藏食蚜蝇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与区系特性。为天敌昆虫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物种调查和整理文献记录获得物种资源数据。结合研究资料,依据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及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研究了西藏地区的食蚜蝇科昆虫的地理分布。通过对已知种类进行地理分布和区系特性分析,获得西藏食蚜蝇昆虫种类、地理分布和区系特性数据。[结果]西藏食蚜蝇科昆虫117种,分别隶属于3亚科16族43属。其区系组成是:东洋区成分39种,占已知总数的33.3%,古北区成分20种,占已知总数的17.1%,广布种58种,占总数的49.6%。青藏亚区与华北亚区共有种39种,占已知总数的33.33%;与西南亚区共有种38种,占统计总数的32.5%,与蒙新亚区和华中亚区共有种都是30种,占统计总数的25.6%。[结论]西藏已知食蚜蝇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其次为东洋区成分,古北区成分最少。在中国各动物地理亚区中,青藏亚区和华北亚区的共有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林木害虫调查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方法]依据不同的昆虫种类和生态要素,首次将青藏高原林木害虫划分为人工林和原始林两个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进行害虫绿色防控分析。[结果]综述了9种害虫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结论]人工林以入侵害虫危害为主;原始林以土著害虫危害为主。青藏高原林木害虫防治可采用"三改三用"绿色防控,分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6.
<正> 克螨蛀虫喷杀剂』。然而,正是这瓶杀虫剂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一位幼儿园的张女士在超市购买了一瓶标有『人畜无害,螨虫克星』等字样的『灵 8月2日《工人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由一罐杀虫剂引出的诉讼"的文章,读后颇令人深思。一位幼儿园的张女士。在超市看见了某一公司生产的"灵光螨蛀虫喷杀剂",她详细阅读了产品介绍:控制和杀灭螨虫是防治螨过敏哮喘与过敏皮炎的有效途径。并标有:人畜无害、螨虫克  相似文献   
7.
<正> 阿维菌素是我国近年来开发的杀虫剂,它对害虫和害螨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由于阿维菌素属于生物农药,且它干扰昆虫的生理活动机制与常规杀虫剂不同,因此其良好的防效与广阔的市场前景倍受业内人士的关注。因此,阿维菌素混剂的开发十分火爆。本文就阿维菌素混剂的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尧山自然保护区生境局部特征变化对蝴蝶种类多样性的影响,运用样线监测法对画眉谷、十八垛森林公园、尧山漂流、西大河、想马河等地区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最高的类群是蛱蝶科Nymphalidae,共27属44种,为优势类群;弄蝶科Hesperiidae仅4属4种,为稀有类群。5条样线中,西大河属级、种级多样性指数分别为H′(G)=2.875 0、H′(S)=3.074 0,物种丰富度为R=7.394 8,均为最高,优势度最低,D=0.159 0;想马河科级多样性指数最高,为H′(F)=1.494 1;而画眉谷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为J=0.834 0。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茶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其来源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茶六斑褐锦斑蛾(Sorita pulchella)线粒体基因组特征,探究其分类地位,并分析蛾类高级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野外采集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易贡茶场发生的茶六斑褐锦斑蛾。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获得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特征;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鳞翅目斑蛾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茶六斑褐锦斑蛾(GenBank登录号:MZ157403)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总长度为15 216 bp,编码37个基因,即13个蛋白质编码的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rrnL和rrnS)和1个A+T富含区。其基因组成与其它已知的鳞翅目昆虫一致。蛋白质编码基因的A+T的含量为77.7%,长度为10 830 bp。tRNA中的A+T的含量则为80.9%。22个tRNA的二级结构仅trnS1缺少二氢尿嘧啶环,其它tRNA的二级结构都为典型的三叶草型。20个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包括两个外群。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显示斑蛾科内的系统发生关系为:(Zeuzera multistrigata+Endoxyla cinereus)+(((Apoda l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