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1.
泥石流防治的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给出了泥石流防治的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的定义,阐述了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的过程,并分析了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与其它有关泥石流防治效益之间的关系。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包括减灾效益,减洪效益和减沙效益三大部分,每种效益由若干指标构成。文章约出了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指标体第,并对10种优化效益指标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中梁山位于重庆市的近郊区,是净化城区污染空气,调节主城区气候环境的重要地带。渝合高速公路隧道横穿中梁山,破坏了地下水的循环过程,引起泉水和地表水的枯竭。水源枯竭面积7.2 km2。隧洞每年渗漏水量283.9万m3,有21个泉(井)受到影响,其中17个泉(井)完全干枯,有5口堰塘全年都无水可蓄。造成4个自然村、748户居民、2 247人失去了饮用水,143 hm2耕地失去灌溉用水。  相似文献   
4.
中梁山岩溶槽谷区地下水循环系统可明显的分为上层溶隙水循环带、溶隙潜水循环带和深层溶隙水渗透带.其中溶隙潜水循环带是主要的水资源储水带,深层溶隙水渗透带是深层地下水或承压水的补给系统.人工开凿交通隧道和采煤隧洞破坏了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加大了深层溶隙水的排泄量,引起了岩溶地区地下水水源的枯竭.  相似文献   
5.
中梁山岩溶槽谷区地下水循环系统可明显的分为上层溶隙水循环带、溶隙潜水循环带和深层溶隙水渗透带.其中溶隙潜水循环带是主要的水资源储水带,深层溶隙水渗透带是深层地下水或承压水的补给系统.人工开凿交通隧道和采煤隧洞破坏了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加大了深层溶隙水的排泄量,引起了岩溶地区地下水水源的枯竭.  相似文献   
6.
中梁山位于重庆市的近郊区,是净化城区污染空气,调节主城区气候环境的重要地带.渝合高速公路隧道横穿中梁山,破坏了地下水的循环过程,引起泉水和地表水的枯竭.水源枯竭面积7.2 km2.隧洞每年渗漏水量283.9万m3,有21个泉(井)受到影响,其中17个泉(井)完全干枯,有5口堰塘全年都无水可蓄.造成4个自然村、748户居民、2 247人失去了饮用水,143 hm2耕地失去灌溉用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