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小菜蛾弯尾姬蜂室内批量繁殖的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宗麒  缪森等 《昆虫天敌》2001,23(4):145-148
报道小菜蛾弯尾姬蜂室内批量繁殖工艺技术。实验室温度:20℃-25℃,光照:L:D12:12,相对温度:65%-70%,40m^2温室面积用于栽培甘蓝。在此条件下,每周可生产2000头-3000头小菜蛾弯尾姬蜂,可田间释放寄生蜂防治小菜蛾15亩-20亩。  相似文献   
2.
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研究及引进利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种类研究及主要寄生蜂引进利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寄生性昆虫种类109种,其中卵期寄生蜂5种,幼虫期寄生蜂81种,蛹期寄生蜂23种。对小菜蛾主要寄生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小菜蛾弯尾姬蜂引进及其控害潜能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越南和我国台湾省引入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小菜蛾幼虫的优势天敌小菜蛾弯尾姬蜂 ,研究了该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和室内繁殖技术。通过田间释放 ,评价其定殖效果和控害潜能。结果表明 ,小菜蛾弯尾姬蜂能在云南田间续代增殖 ,自然寄生率可达 74.7% ,显示对小菜蛾种群优势的控害潜能  相似文献   
4.
杀虫剂对潜蝇姬小蜂幼虫、蛹和卵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浸叶法与喷雾法测定了7类10种杀虫剂对潜蝇姬小蜂幼虫、蛹和卵的毒性。结果表明:①爱福丁对幼虫的触杀毒性最高,24h后的死亡率达91.9%;天王星、7051杀虫素、康复多和巴丹次之,分别为45.2%、43.1%、41.2%、35.7%;灭蝇胺、卡死克、印楝、害极灭对幼虫的毒性较低。死亡率分别为14.6%、7.2%、5.7%、5.4%;②潜蝇姬小蜂的卵与蛹对所测杀虫剂相对不敏感.处理让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杀虫剂对潜蝇姬小蜂寄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7类10种杀虫剂的推荐浓度与非致死浓度对潜蝇姬小蜂的寄生率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浓度甲胺磷、爱福丁、7051杀虫素、天王星与巴丹对潜蝇姬小蜂的寄生率的影响较大,而灭蝇胺、害极灭、印楝、康复多与卡死克的影响较小;非致死浓度杀虫剂对潜蝇姬小蜂的寄生率有一定影响。其中,爱福丁、甲胺磷与巴丹的影响最大,康复多、7051杀虫素、天王星、害极灭次之,而灭蝇胺、印楝、卡死克对潜蝇姬小蜂的寄生率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几种农药对小菜蛾弯尾姬蜂成虫毒性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试验评价了 7种杀虫剂对新引进的小菜蛾幼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小菜蛾弯尾姬蜂成虫的毒性。结果表明 :农药对小菜蛾弯尾姬蜂成虫的击倒力和触杀活性的顺序依次为 ,52.5%农地乐乳油 >爱福丁>20%好年冬乳油 >50%甲胺磷乳油 >集琦虫螨克 >高效氯氰菊酯 >Bt。供试农药除Bt外 ,对小菜蛾弯尾姬蜂成虫都有极高的毒性  相似文献   
7.
杀虫剂对潜蝇姬小蜂田间种群数量和寄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自然情况下,评价了7类9种杀虫剂(分属氨基甲酸酯类、氯烟酰类、昆虫生长调节剂、沙蚕毒素、阿维菌素、植物源农药与有机磷)对潜蝇姬小蜂田间种群数量和寄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两次施用爱福丁、甲胺磷、天王星、康复多与巴丹后,潜蝇姬小蜂的种群数量和寄生率均有明显的下降,且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而灭蝇胺与印楝在施用后,对田间种群数量影响较小,寄生率(%)比对照和其它处理有大幅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8.
杀虫剂对潜蝇姬小蜂成虫的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7类10种杀虫剂对潜蝇姬小蜂成虫的毒性。结果表明:①巴丹、甲胺磷、爱福丁、7051杀虫素、天王星对成虫的毒性较高,24h的死亡率均达100%,并且反应较快,击倒力强;害极灭、康复多次之;而灭蝇胺、印楝、卡死克对成虫较为安全;②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对潜蝇姬小蜂成虫的毒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爱福丁毒性最高,7051杀虫素次之。害极灭相对较低;③植物源杀虫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潜蝇姬小蜂成虫较为安全,可协调应用于斑潜蝇的综合治理中,如印楝、灭蝇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