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 M.p), 小诺霉素、庆大霉素生产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 M.e)和西索霉素生产菌--伊尼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 M.i)为研究材料, 对其遗传性状特别是质粒DNA进行了分离、鉴别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质粒DNA与该菌产生孢子、色素有关, 而与产生抗生素无关. 说明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产生抗生素的基因在染色体DNA上, 从而为研究、改造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染色体DNA遗传性状和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M.p),小诺霉素、庆大霉素生产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M.e)和西索霉素生产菌——伊尼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M.i)为研究材料,对其遗传性状特别是质粒DNA进行了分离、鉴别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质粒DNA与该菌产生孢子、色素有关,而与产生抗生素无关.说明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产生抗生素的基因在染色体DNA上,从而为研究、改造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染色体DNA遗传性状和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林木营养性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林木营养的研究虽然开始较早,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仅限于对基因差异的表面研究上,极少涉及林木的遗传机制。由于在人工林抚育中较少采取施肥措施,而且经常要在贫瘠的土地上植树造林,因此对林木营养方面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文章探讨了营养性状的概念,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林木营养方面的研究成果,就不同营养水平上林木基因差异的研究、林木养分效率(NUE)研究和林木营养差异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评述。林木养分效率的研究主要包括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两方面;林木营养差异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主要从根系分泌物、离子吸收动力学参数(Km,Im ax,Cm in)和根系形态三方面进行讨论。借鉴农作物的研究成果,作者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