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9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梁家勉研究员为主编、全国数十名农史研究者参加编写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农业科技史专著——《中国农业科技史稿》(下简称《史稿》),经过全体编撰者的共同努力,历经数载,终于1986年交农业出版社出版,这是农史界及其有关学术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中国人民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有的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这个极其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很早就有人进  相似文献   
2.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与游先生接触较多,书信往来也多,受游先生的教诲也多。在先生八十寿诞之时写此小文,一方面对游先生的教诲表示衷心的感谢,一方面以此祝老人家健康长寿。我与先生的直接接触,是在我开始作《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以下简作《农业历史卷》)责任编辑的时候,当时针对该书的内容、工作量及主编的身体状况多方面的考虑,一些参加编纂工作的先生与我商议,想请原主编梁家勉先生任顾问,请游先生作主编。报请有关领导同意并与梁老沟通后,我开始与游先生商谈此事。我三次去杭州与游先生商议。游先生只在最后才答应…  相似文献   
3.
第4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第4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于1996年5月24日至6月2日在韩国首都汉城举行。本届大会是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第1次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召开。主办单位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韩国茶文化联合会,参加大会的主要有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茶叶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春秋至秦(续上期)园艺昆仑之丘,……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目沙棠,(《山海经·西山经》)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山海经·北山经》)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同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林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但对森林火灾的危害有了认识而加以预防,而且在营林中能变火害为火利而加以运用。中国人民在这一方面是走在世界前面的。笔者不揣谫陋,就所见的古典文献,撰成此文以就教于森林防火的专家们。一、运用法律手段防止森林火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便认识到能否作好护林防火的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大事。管子讲:“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殖成,国  相似文献   
6.
发扬传统 继往开来──农业出版社出版农业古籍概述中国农业出版社穆祥桐1993年,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前农业出版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到这一年,我社已度过了35个春秋。在这一年7月,农业部授予中国农业出版社为“坚持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优秀出版社”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前言本资料来源有二:一为《诸子集成》中所收诸子,是为少者;一为历代笔记小说,是为多者。班固言:“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宫、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  相似文献   
8.
汉代土地利用汾水濛浊而宜麻,泲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雒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平土之人慧而宜五谷。(《淮南子·坠形训》)作物栽培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敛畜采,多积聚,劝种宿麦,若或失时,行罪无疑。(《淮南子·时则训》)荆阳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然后鮆窳偷生,好衣甘食。(《盐铁论·通有第三》)会稽人顾(?),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饭,常帅子女躬自采撷。还家,导水凿川、  相似文献   
9.
《齐民要求》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综合性农业科学著作。贾思勰在《齐民要求·序》中叙述自己选材的范围是:“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全书共十卷九十二篇,近十二万字,除了主要介绍农、林、牧、副、渔生产技术外,还介绍了酿造、腌藏、果品加工、烹饪、制糖、煮胶等项内容,因此《齐民要术》又可以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本文仅就其中有关烹饪的内容,谈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烹饪技术的点滴认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水利杜预,字元凯,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修立泮宫,江汉怀德,化被万里。修召信臣遗迹,激滍、淯诸水,浸原田万余顷。分疆刊石,使有定分,公私同利,众咸赖之,号曰“杜父”。(《襄阳耆旧记·牧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