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鹤麦1310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配制周91177/安麦1号和新麦11/淮阴9628两个杂交组合,2006年以周91177/安麦1号组合的F1为母本、新麦11/淮阴9628组合的F1代为父本进行第2次杂交,将杂交后代按照系谱法连续单株选择育成的小麦品种。201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审定。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鹤麦1号是鹤壁农科所与郑州大学用周麦13号经离子束注入诱变选育而成,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04.  相似文献   
3.
天禾3号是以矮败小麦为母本、天禾07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通过多年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12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审定。在2009-2010年和2010-2011年河南省15个区试点中,平均产量为530.5 kg/亩、579.3 kg/亩,分别居15个参试品种第3位、第2位。在2011-2012年河南省11个生产试验点中,11点增产,平均亩产535.5 kg/亩,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天禾3号半冬性、高产、广适,品质指标达到优质中筋小麦标准,适宜在河南省高肥水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鹤壁市一直致力于打造精品农业、高效农业,充分发挥科技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的突出作用,先后创造了15亩、50亩、100亩、l万亩、3万亩全国同面积高产典型,其中2009年规划实施的8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618.0kg,核心区小麦达690.6kg,创新实施了秸秆还田、配方施肥、选用良种、精播匀播、前氮后移、科学灌溉、综防统治、适时收获的小麦种植模式。现将2011年鹤壁市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鹤麦一号小麦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鹤麦一号小麦的选育过程,并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旱地小麦生产中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我国北方旱地小麦的生产现状和生态特征,深入探讨了我国旱地小麦的生产潜力和主攻方向,提出了重新认识干旱坡耕地改造、生态环境改造、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旱地小麦生产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播期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小麦不同播期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11日左右为小麦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8.
T1代收获2241株,选出蛋白质含量>15%的单株占样本总数的2.76%,湿面筋含量>35%的单株占样本总数的0.54%。对T2代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分析发现,T2代的高蛋白植株明显增加。T2代湿面筋含量>35%的优良单株占样本总数的4.36%。表明离子束介导大豆DNA对小麦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24h DNA温育有可能是离子束介导大豆DNA导入小麦的理想条件。  相似文献   
9.
鹤麦6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2005年以综合性状好的小麦品种新麦11号为母本,用小麦品种淮阴9628为父本进行组配,2006年以新麦11号/淮阴9628的F1代为母本,与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父本进行二次杂交,然后将复交后代按照系谱法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抗逆性好、落黄好,适合在河南省(除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以外)早中茬地种植,于2020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0.
浅谈鹤壁市小麦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析鹤壁市小麦生产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小麦生产中仍存在主攻方向不明确、土壤肥力偏低、播种量偏大、播期偏早等问题,制约了小麦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