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最初分布于美国西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扩散至全球各大洲,目前已在69个国家和地区有报道,成为世界性害虫。F. occidentalis可以以持久性的方式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如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并且,F. occidentalis传播的病毒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本身所造成的损失。因此控制F. occidentalis的种群以及它的扩散是控制Tospoviruses的关键所在,有鉴于此,各国对F. occidentali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论述了近年来F. occidentalis在生物学特征、室内饲养以及它和TSWV的互作关系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是严重危害兰科植物的主要病毒之一。本研究根据NCBI登录序列号(AB197937)的CymMV-TGB1, TGB2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方法从感染CymMV蝴蝶兰病叶中扩增TGB1,TGB2基因,并将目的基因插入pGEX-4T3中,构建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出目的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目的蛋白分别是融合GST的CymMV TGB1和TGB2蛋白。两个蛋白的表达为下一步抗体制备以深入开展CymMV TGB1和TGB2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云南蝴蝶兰上检测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电镜观察、DAS-ELISA以及RT-PCR检测,从症状表现黄化、环斑的云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病样中分离得到的一个病毒分离物Tospo-Pha。该分离物粒子近球形、具包膜、直径约90nm,与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西瓜银色斑驳病毒(Watermelon silver mosaic virus,WSMoV)/花生芽坏死病毒(Groundnut bud necrosis virus,GBNV)复合抗血清呈强阳性反应,分子检测发现该分离物SRNA5'末端序列与CaCV大岩桐分离物(CaCV-Gloxinia)同源性最高(91.0%),在系统进化树中与CaCV聚于同一分支。上述结果表明,从云南蝴蝶兰中分离到的Tospo-Pha属于Tospovirus病毒。  相似文献   
4.
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病毒。到目前为止,该属已报道了至少28个Tospovirus病毒种或分离物,但少数分离物之间关系不清楚,甚至同种病毒的不同分离物被命名为两种不同的病毒。本文从种类、血清学、寄主范围、地理分布、传播介体以及核壳体蛋白基因(N)核甘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等方面分析了所有分离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N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了Tospovirus病毒的遗传多样性,最后推测Tospovirus病毒起源于南亚及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双生病毒(Geminivirus)是一类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的植物病毒,具有孪生的病毒粒子。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最新的分类报告将双生病毒分为9个属[1]。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利用小RNA或转录组测序可鉴定植物中的已知和未知病毒,新的双生病毒也不断被发现和鉴定[2]。山茶褪绿矮缩伴随病毒(Camellia chlorotic dwar  相似文献   
6.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 TZSV)是番茄斑萎病毒属的一个新种,对云南番茄、辣椒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用RT-PCR 从感病番茄中扩增得到长度为837 bp TZSV 的核壳体蛋白基因(N 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 ),获得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TZSV-N,在大肠杆菌BL21 中表达,SDS-PAGE 分析表明,该载体高效表达33kDa 的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TZSV 核壳体蛋白(N 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间接酶联免疫测定(ID-ELISA)表明效价为1 / 6 000;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该抗血清能与西瓜银色斑驳病毒(WSMoV)血清组的辣椒褪绿病毒(CaCV)反应,而与番茄斑萎病毒(TSWV)、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NSV)无血清交叉反应,说明获得的抗血清能用于WS-MoV 血清组成员的检测,TZSV 属于WSMoV 血清组成员。  相似文献   
7.
Through sequencing and assembly of small RNAs, a Camellia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 (CaCDaV) was identified on a camellia plant showing chlorosis and distorting leaves from Hangzhou (CaCDaV-HZ1). The full genome of CaCDaV-HZ1 was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CaCDaV isolate from Chongqing (CaCDaV-CA1). Results showed that they shared 85.7% overall nucleotide sequence identity. Insert and delete mutation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n-coding region, whereas the coding regions mainly contained synonymous substitution. All genes except V3 have identical length among the two isolates. Additionally, the small RNA profile of CaCDaV-HZ1 was also analysed and results showed that 24 nt is the major class of viral-derived siRNA indicating that methylation is a major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camellia plants against geminiviruses.  相似文献   
8.
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 AMV)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宿主范围广、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植物病毒,能引起大豆的严重病害。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AMV CP蛋白制备的抗血清,建立了高效、准确的AMV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应用于病害调查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3份抗血清对重组蛋白和AMV感染的大豆植物粗提液的效价均达到256 000倍,血清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3份抗血清仅识别感染AMV的大豆叶片,不识别感染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 SMV)的大豆叶片。通过建立的AMV间接ELISA与常规RT-PCR同时对采集的50份疑似感染AMV的大豆样品进行检测,有46份样品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达92%。利用建立的AMV ELISA方法和课题组已建立的SMV ELISA方法对吉林省大豆主产区的大豆样品进行病毒检测的结果表明,病毒检出率为38.30%,SMV的检出率达30.85%,AMV的检出率达17.06%,复合侵染率为9.61%。对接种AMV的40个大豆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40份大豆全部感染AMV,但是病毒载量存在差异,部分品种表现出AM...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技术克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rDNA ITS2和COⅠ基因5'末端的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相应序列对两者的突变类型、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以及系统进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Ⅰ基因较rDNA ITS2更适合于F. occidentalis的种内遗传分析;F. occidentalis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株系或隐存种组成的复合体;入侵我国的F. occidentalis以温室系(greenhouse strain)为主体,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羽扇豆系(lupin strain).据此,推测F. occidentalis最先是被传播至云南,再从云南扩散至北京、哈尔滨等地.本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F. occidentalis的遗传多样性、株系组成以及入侵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3种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侵染寄主植物的细胞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对3种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侵染寄主细胞病理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侵染的番茄,叶部细胞中病毒粒体呈块状聚集于内质网池中,果实细胞中呈块状、管状或单个粒体散布于细胞质中,细胞核较完整,叶绿体空泡化;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tiens necrotic spot virus,INSV)侵染的蝴蝶兰叶部细胞和亚细胞结构消失,病毒粒体分布较少,聚集于细胞质中的内质网池内;花生黄斑病毒(Groundnut yellow spot virus,GYSV)侵染的辣椒果实的亚细胞结构较完整,病毒粒体呈块状聚集于细胞质的囊腔内.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Tospovirus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其病毒粒体在寄主细胞内的分布、聚集方式及对亚细胞结构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